2014-12-28 14:44:43|來源:新華網|字號:
新華網重慶12月28日電(記者 趙宇飛)近年來,我國醫藥電商產業蓬勃興起,發展迅猛,已成為電子商務領域的新亮點。《互聯網食品藥品經營監督管理辦法》等利好政策的征求意見和即將出台,更讓該產業成為各方關注的焦點。然而,物流體系滯后、執業藥師短缺、質量安全隱患等也阻礙這一新興產業發展壯大。
中國醫藥電商研究中心數據顯示,2013年我國醫藥電子交易規模達42.6億元,較2012年的16億元增長166%。截至今年4月,我國醫藥電商已達202家,較2011年增長了6倍。今年“雙十一”,醫藥電商約完成銷售額2億元,同比大幅增長,其中“天貓醫藥館”醫藥類項目銷售額同比增長315%。
“醫藥電商與傳統藥店的關系,相當於現在的京東商城與當年的百貨大樓。”“藥房網”市場總監丁坡說,醫藥電商的成本主要是物流。實體藥店的毛利潤率為30%至40%,醫藥電商的毛利潤可低至10%至15%,有能力為消費者提供更廉價的藥品。
“掌上藥店”創始人王浚海表示,長遠來看,隨著未來電子處方的普及,電子商務將可能成為消費者購藥的主流渠道。“互聯網是一個完全競爭的市場,沒有灰色返利和回扣,將對行業帶來顛覆性影響,有利於打破醫療機構的壟斷,一定程度上遏制藥價虛高現象。”
上海申銀萬國研究院分析師錢正昊說,歐美發達國家醫藥電商銷售規模在醫藥市場所佔比例高達20%以上,但我國仍不足0.5%,醫藥電商發展潛力巨大,可能成為下一個萬億級產業。
但是,物流體系的短板嚴重制約產業發展。北京九州通醫藥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鄧會燕指出,藥品對儲藏環境有特殊要求,而我國尚未建立專業化的第三方醫藥物流體系,醫藥電商隻能各自尋找快遞合作伙伴,但現有快遞物流無法滿足要求。不少企業考慮到自建物流體系的巨大成本,不得不放棄電子商務嘗試。
同時,網絡售藥的質量安全問題也是一大隱患。目前,除正規醫藥電商,不少“黑藥店”也通過網絡銷售假藥或走私藥,給醫藥電商的聲譽造成不良影響。重慶市藥監系統一位中層干部說,醫藥電商採取屬地管轄方式,但其業務范圍卻遍布全國,無疑將大大增加監管難度和監管部門的工作量,一旦監管網絡覆蓋無法跟上行業發展,將給假冒偽劣藥品以可乘之機。
不僅如此,如果處方藥向電商放開,用藥安全問題將日益凸顯。今年5月,國家食藥監總局發布《互聯網食品藥品經營監督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規定,互聯網藥品經營者應按藥品分類管理規定的要求,憑處方銷售處方藥,並由執業藥師負責處方的審核及監督調配。第三軍醫大學新橋醫院藥學部副主任黃林清說,醫藥電商隻能通過圖片或傳真等形式審核處方,鑒別難度較大,甚至有可能出於利益考慮,默許患者用假處方買藥。
此外,信息壁壘也阻礙產業發展。業內人士表示,國家食藥監總局的藥品監管碼可用於藥品溯源,對於醫藥電商發展非常重要,但並未向醫藥電商開放。目前網上購藥無法用醫保支付、報銷,也讓不少消費者望而卻步。
業內人士建議,針對醫藥電商發展的物流短板,相關部門宜加快構建覆蓋全國的第三方醫藥專業物流網絡。
“要盡快打通網絡購藥和醫保支付、報銷之間的壁壘,加快推進醫保網上支付等方面的改革步伐。”王浚海說,國家食藥監總局的藥品監管碼屬於公共資源,希望能向醫藥電商企業充分開放。
同時,相關部門應建立配套監管體系,加大網絡打假力度。
執業藥師是在線購藥、用藥安全的“把關人”。專家建議,可調動行業協會等民間力量搭建平台加強藥師教育培訓工作。
中國醫藥物資協會秘書長劉忠良建議,放開網售處方藥是大勢所趨,但必須做到“放管結合”,可先選擇具有合法經營資質、無處罰記錄的大型醫藥電商企業作為試點,選擇安全性、穩定性較好的處方藥作為試點品種,摸索出適合國情的銷售和監管模式,對銷售藥品的種類、企業准入門檻、違規處罰標准等做出細致、嚴格的規定,再逐步推廣。
(來源:新華網)
電商,醫藥類,醫藥物流,醫藥市場,醫藥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