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首页|

 

 

茶叶农药门事件昭示中国茶行业亟需提升软实力

2012年05月02日11:09    来源:海外网     手机看新闻

  • 打印
  • 网摘
  • 纠错
  • 商城
  • 分享到QQ空间
  • 分享
  • 推荐
  • 字号
最近“茶”的火爆已经不是茶余饭后的话题了。普洱茶发霉致癌、稀土超标、天价茶、农药超标残留等问题,每一个问题都直击茶行业要害和国人神经。我们且不论农药门事件中《报告》的合法性、效力性以及谁说了什么,但至少种种现象表明,中国茶行业已经到了需要转型升级的关键时刻,我们要直面现实,审视自我,脚踏实地,为行业计,为中国茶品牌计,更是为民生计。
 
中国是茶叶生产大国,也是世界最大的茶叶消费大国。茶为世界三大无醇饮料之首,质量和安全关乎每一位消费者健康,容不得丝毫马虎,尤其是个别不法现象,应当予以坚决制止和打击。有些企业出现问题就推诿责任,虽然不是普遍现象,但至少主观上反应一些茶企业极不负责任的态度,从这种态度中可以窥测到一些茶企业的价值取向存在严重问题。“农药残留”和“农药超标”、“欧盟标准”和“国标”的确是不同的概念,但对于消费者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我们呼吁中国的茶企业,特别是知名企业应自觉维护食品安全并起到表率作用,作为行业组织和相关政府更要站在维护中国品牌信誉和民族尊严的高度,为消费者天天饮用的茶叶把好质量关。
 
茶文化软实力缺失带来问题
 
茶行业短期内迅猛发展,自然会带来很多问题。
 
一直以来,茶圈比斗之气、虚妄玄学盛行,突出的表现就是故弄玄虚、炒作概念、虚高价格,而对生产、科技、品牌管理等方面却不愿意投入更多精力。导致这些问题产生的深层次原因是茶文化软实力的缺失,茶企业急功近利,虚火过旺,只想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取最大利益,使整个行业透支信誉。
 
政府在茶文化软实力建设中也应该反思,突出的问题就是管理与市场脱节。有些地方片面强调扩大种植面积,以行政的方式去营销市场,忽视了作为市场主体的茶企经营管理及品牌文化等软实力建设,使得茶企价值偏颇、缺失,缺乏品牌管理技术,而只想傍着政府吃点补贴。有的地方将品类与品牌不分,画地为牢,热衷于地域保护。这种保护思想骨子里很大成分是基于坐收渔利,不在于树立品牌。很多地方政府科技投入严重不足,生产监管缺位失责。比如,令人诟病的重金属污染、农药残留绝大部分源于生产种植,在此方面,企业、行业、政府本应致力于整个茶产业的无公害生态种植、高标准的加工以及严格的监督管理、进行技术创新和质量体系建设,科学规划品牌战略,振兴中国茶产业,提升中国茶品牌市场价值。
 
茶行业价值取向存在着严重问题
 
我认为,消费乱象跟企业软实力建设肯定是有关系的。品牌建设是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要内容。这次有争议的全是排在前列的知名企业,而且一下子集中出现,这恰恰说明我们茶行业价值取向存在着严重问题,整个产业也没有核心品牌。我们年营业额20强的最低门槛是3.7亿元,最大的茶企仅15亿元;排在前20名的茶企大多是以原料茶流通为主,真正的品牌茶销量所占份额极少,这就是茶企业散、杂、小的现状。
 
行业没有核心品牌,茶企更热衷短期收益最大化。因为“劣币”驱逐“良币”,茶企由于品牌实力彼此悬殊不大,害怕市场竞争环境中投入资金进行长远的软实力建设会在眼前吃亏。于是很少有企业静下心来关注质量,关注品牌战略和品牌建设等文化软实力。由于观念认识不足、品牌管理技术缺乏,导致中国茶企缺乏品牌意识和品牌管理技术,品牌文化建设严重滞后。实际上,强大的品牌需要质量过硬的产品持续支撑,否则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末;品牌文化需要系统构造,绝非一时炒作,否则就是空中楼阁、昙花一现。
 
做好品牌培育和企业培育
 
中国茶行业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就要从国际和国内,文化和资本,企业软实力和文化软实力的宏观视角思考;要从茶资源、茶文化、茶创新、茶科技、茶生产、茶品牌、茶市场、茶营销等微观方面着手,深入发掘、研究和整理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和产业资源,逐步形成创新思想和核心技术,培养科技队伍和创新力量,强化质量安全,丰富创新产品,提高茶产业和茶文化水平;做好品牌培育和企业培育,逐步建立中国茶企的企业软实力,重振中国茶业在国际上的文化软实力。当然,这些需要政府强有力的支持。
 
出现危机并不可怕,怕的是我们自欺欺人,回避现实。任何一个行业都是从不成熟到成熟走过来的,这也是茶行业强大起来的必经之路。茶叶最近成为全民关注的焦点,也说明茶已经远非8千万茶农的问题,茶已经成为大众生活必需品,关乎国计民生。我们要有壮士断腕的勇气去面对问题,化危机为契机,痛下决心挑战自我,重新审视我们的价值观,科学化管理好我们的品牌。
 
我们茶文化研究中心茶企业软实力研究所日前在全国茶叶产地考察调研,我们将适时对外发布行业和部分企业调研报告及相关数据等研究结果。目前的现状是,如果不从企业和茶产业文化软实力基础做起,中国茶产业很难出现真正的国际化品牌。(中国文化管理学会茶文化研究中心主任 高鼎奇)
 
(责编:邹雅婷)

  • 打印
  • 网摘
  • 纠错
  • 商城
  • 分享
  • 推荐
  • 字号
浏览过此新闻的网友还阅读了以下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