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05月28日11:16 来源:长江日报 手机看新闻
武汉特产近几天集体打出《舌尖上的中国》招牌。
“高清无码未删节全集《舌尖上的中国》快下载吧!”这部以美食为主题的央视纪录片已经完成首播,但网络上正持续发酵。有意思的是,根据淘宝发布的数据显示,《舌尖上的中国》的大热也带旺了纪录片中提及的相关传统食品、食材、零食甚至传统烹具在淘宝上的销售,武汉各网店所售湖北特产也纷纷搭上这趟顺风车。
有的观众说,被馋得想去舔屏幕。一位网友更是无奈:“看到一半,我实在忍不住打开煤气灶,把冰箱里唯一的一条鱼煎了!”“一集还没看完,我已经买了600多块钱吃的。”淘友小陈一边看着热播的《舌尖上的中国》,一边打开网购搜索按图索骥购买相关食材。
在淘宝上,像小陈这样不堪忍受美食诱惑的淘友,5天里就涌现了584余万人。其中,有一部分是为了淘一淘熟悉的家乡味儿,也有一部分是典型的“食客”,以尝遍天下美食为最终目标,尝尝他乡的新鲜劲儿。
有些食品从来没有在纪录片里出现过,也堂而皇之挂上了“舌尖上的中国”字样,试图搭上这股“吃货风”吸引注意力。
武汉各特色食品网店纷纷搭上快车,周黑鸭、蔡甸藕汤、精武鸭脖、大汉口热干面、新农牛肉等不约而同打出《舌尖上的中国》口号。据统计,14日至18日淘宝上湖北特产成交近5万笔。其中,武汉热干面的一铺子月销量达到3494件。周黑鸭旗舰店中鸭脖5月销量达2万多笔。
5月14日《舌尖上的中国》开播后5天,584万多人上淘宝找零食特产,搜索次数达471万次,有2005万人浏览过相关美食页面,成交729余万件。食品类的购买高峰,也逐渐从此前的11时和16时至17时,向22时至24时转移了。
“淘宝数据”称,该纪录片播出后,淘宝销量增长最快的食品是原本冷门的毛豆腐、松茸、诺顿火腿等。其中,最“受宠”的是云南诺顿火腿,5天内成交量增长了17倍。而这些都是曾在《舌尖上的中国》露过脸的美食。一家诺顿火腿店近一月卖出的45件火腿中,有44件是在节目开播后才下单的。
诺顿火腿的热销,也带动了其他火腿的增长。数据显示,整个火腿类商品在近5天内,成交增长近80.1%,搜索次数环比涨179.28%。
而其他地方的特产,如湖南的腌鱼、内蒙的奶豆腐、台湾的乌鱼子等等,也都受到各地吃货的热捧。
除食品与食材外,“吃货效应”还蔓延至烹饪器具。据“淘宝数据”,5月14日至18日,淘宝烹饪套装搜索次数环比涨143.75%,用于传统烹饪的蒸锅、砂锅、石锅等成交量涨幅最大,分别为70.86%和33.4%。云南特产汽锅鸡中所用到的汽锅,成交量增近20%。记者李少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