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首页|

 

 

  

宝马别具一格的“文化”营销

关囡

2012年10月11日10:11    来源:人民网-《国际金融报》      手机看新闻

  • 打印
  • 网摘
  • 纠错
  • 商城
  • 分享到QQ空间
  • 分享
  • 推荐
  • 字号

  2012年9月15日,2012 BMW中国文化之旅南线车队从北海出发。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宝马在文化遗产保护的过程中,已经掌握了很多技巧和方法。宝马深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重点在于“活态传承”——使这些古老的传统艺术融入现代生活,而不是沦为生硬的“文化标本”。

  

  现在汽车企业的营销、公益活动层出不穷,近两年风行的是文化探访类活动,比如东风雪铁龙的“东方之旅”、北京现代的“华夏文明之旅”、奔驰的“路尖上的中国”等,这类活动通常会规划一条有地域文化色彩的线路,通过组织车友和记者自驾前行,既在途中彰显了车型性能,也可以体现车企对公益事业的关注,凸显社会责任感,可谓一举多得。

  但是,据我了解,这类活动的鼻祖,或者说多年下来坚持得最好、最成系列、最有楷模力、最具延续性的,“BMW中国文化之旅”必在其中。秉承“保护文化遗产,守护精神家园”的庄严承诺,宝马于2007年正式发起BMW中国文化之旅活动,到今年已经是第六年、第六届。

  一时的突发奇想非常容易,长年累月的坚持则不易。这么多年来,我目睹过很多企业的公益活动戛然而止,或是因为资金不足,或是因为策略变动,但是BMW中国文化之旅却一如继往地坚持自己的梦想和使命感,未改初衷。

  过去五年间,“BMW中国文化之旅”已行走超过一万两千公里,先后探访了我国六大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以及120多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连续四年列入我国“文化遗产日”系列活动,并对43项亟待保护的非遗项目和研究课题进行了总计500万元的捐助。

  不夸张地说,宝马无形中已经为助力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做出了卓著贡献,体现了宝马对中国社会的长期承诺,并为企业参与非物质文化保护树立了一个良好范例。

  对于我来说,这五年也是一个丰盈的收获,由于各种原因,我虽未有机会每次全程跟随,可那些美丽的风景、令人惊叹的却被忽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至今仍镌刻在我记忆深处。每次翻出老照片,都仿佛再次追寻“BMW中国文化之旅”车队成员踏过的足迹,再次感受传统中国文化悠悠散发的魅力。如果说生命的过程,体验重于结果,那么这无疑是我青春时代的回忆里永恒的瑰宝。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宝马在文化遗产保护的过程中,已经掌握了很多技巧和方法。宝马深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重点在于“活态传承”——使这些古老的传统艺术融入现代生活,而不是沦为生硬的“文化标本”。这不仅需要广大传承人的努力,更需要全社会的关注与支持。于是,宝马在每次活动中,都积极邀请各界有识之士一路随行,让像我这样参与其中的媒体人也有机会把对于文化传承与保护的点滴心得传播给更多人。

  今年的活动,首次改变了以往一条线路连续半个多月的模式,大胆创新,分四条线路领略中国传统节日民俗之魅,主题便是“探四方节令,恒悦古今的精神家园”。

  9月15日至17日,2012BMW中国文化之旅南线车队由广西北海启程,前往中国大陆海岸线最西端的“京族三岛”,对我国惟一的海洋民族——京族及沿途丰富多彩的海洋文化瑰宝进行了深入探访,并对极富地方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给予了总计20万元人民币的捐助。

  海洋一直以来被视为人类文明重要的发祥地,而中国上万公里的海岸线,更孕育了包罗万象的海洋文化。惭愧地说,在此次活动之前,我竟从来不知中国有一个这样悠久的海洋民族——京族,并有如此高超的手工艺技巧(北海贝雕)、捕鱼技巧(高跷捕鱼),以及丰富的文艺表达方式(咸水歌、独弦琴)、神秘奇特的民俗风情(京族哈节)等。这些都是极其珍贵的民族记忆。

  在完成了南线的探访后,2012BMW中国文化之旅最后一支探访车队——西线车队在10月将前往云南西双版纳州,与当地民众一起参与盛大的开门节活动,并对当地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化进行深度探访。希望对于企业本身、对于整个社会、对于我们自己都非常有益的BMW中国文化之旅活动可以永远有声有色,让更多的人受到中华文明的感染。

  

(责编:赵鸣飞)

  • 打印
  • 网摘
  • 纠错
  • 商城
  • 分享
  • 推荐
  • 字号
浏览过此新闻的网友还阅读了以下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