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间,转企改制、创意产业、上市融资、公共文化服务、孔子学院等文化热词不断,折射着气象万千的改革历程:文化“事业”与“产业”比翼齐飞,政府从“办文化”向“管文化”转变,文化企业经历“输血”到“造血”的重生。
观察今天的中国,透过崛起的工厂、林立的塔吊、绵延的车流,可以感受到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活力。在这片土地上,也有着变幻的影视光影、纷呈的演艺看点、多元的传媒世界。从中,人们又能触摸一个东方古国的现代文化脉动。
有人感言,在经济增长的故事以外,中国还有一个文明重建的故事。回顾10年历程,无论是文化体制改革的历史性突破,还是文化产业的迅速壮大,抑或是国人文化生活的日益丰富,都在不断书写着“中国故事”中鲜活生动的文化章节。
这段与时俱进的书写,起笔在思想的自觉。从执政党重视“软实力”、谋划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战略,到老百姓“富了口袋富脑袋”的诉求,从划清“公益性”与“经营性”的楚河汉界,到把握文化“魂”与“体”的辩证关系,正是一个创造了经济奇迹的国家在“发展起来以后”的文化自觉,一个有着先秦诸子、汉唐气象、宋明风韵等遗产的民族在转型期的文明思索,开启了文化创新的时代里程。
这段跌宕多姿的书写,运笔在改革的深入。10年间,转企改制、创意产业、上市融资、公共文化服务、孔子学院等文化热词不断,折射着气象万千的改革历程:文化“事业”与“产业”比翼齐飞,政府从“办文化”向“管文化”转变,文化企业经历“输血”到“造血”的重生。正是在深化改革的语境下,我们才能理解《唐山大地震》为何能创造5.32亿元的票房纪录,才能想象喜羊羊、灰太狼与米老鼠、唐老鸭一起,成为这一代孩子的童年记忆。
这段富有人文气息的书写,落笔在人的发展。恩格斯说过,文化上的每一个进步,都是迈向自由的一步。诠释这一观点的,是免费的博物馆里观众络绎不绝,是“村村通”带给农家的欢乐,也是一些图书馆里拾荒者平等阅读的权利。尽管公共文化服务还只是广覆盖、保基本,文化产品质量也有待提升,但“为人民”的价值已经深深融入文化发展热潮之中,昭示着一个“文化民生”的时代已经到来。
“在世界工厂之外,如果能让文学成为中国面向世界的窗口,岂不更有意义?”前不久,有媒体这样评论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其实,岂止是文学,走向复兴的中国,正努力向世界书写一个越来越精彩的“文化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