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收藏首页|简体|繁體
首页评论时政台湾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创投吉林南粤商城创新中原招商县域环保创投成渝移民书画IP电视华商滚动
海外网>>时政>>九二共识

独家评论:坚持“九二共识” 共谋两岸繁荣发展

2012年11月14日15:49    来源:中国网        字号:

中国网讯 两岸达成“九二共识”已经二十年,这二十年来有风平浪静的时候,但也经历了许多风雨。总结这二十年两岸关系发展历程可以发现,只要两岸反对“台独”、坚持“九二共识”,两岸关系就能走得顺畅,反之则波折不断。探究“九二共识”的形成和发展以及它对两岸关系的影响,有着十分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一、“九二共识”的形成顺应了两岸关系发展的实际需要

1987年底台湾当局迫于各方压力,有限度开放大陆探亲政策,两岸人员往来、经贸投资等活动也随之快速增加。与此同时,两岸交流交往的增多也产生了不少问题,亟待两岸双方权威机构通过协商谈判加以解决,台湾当局长期坚持的“三不政策”(“不接触”、“不谈判”、“不妥协”)已难以为继。

1990年底和1991年底,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和大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先后成立,代表两岸官方处理涉及两岸间的相关事务。1992年10月28日至30日,两会在香港就两岸公证书使用等事务性问题进行商谈,由于两岸双方对一个中国的定义存在分歧,两会着重就如何表述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问题进行了讨论。为此,大陆海协会提出了5种文字表述方案,台湾海基会也先后提出了5种文字表述和3种口头表述方案。两岸两会经过几番讨论和函件来往,直至当年12月初,双方确定了以口头方式表述一个中国原则的基本内容。从当时两会来往的函件看,双方达成的共识是“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努力谋求国家的统一”。2000年4月在民进党即将上台前夕,台湾“陆委会主委”苏起将1992年两会达成的共识称为“九二共识”。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两岸两会在“九二共识”基础上,展开协商谈判,解决了两岸交流交往中产生的一些事务性问题,可以说“九二共识”的产生顺应了两岸关系发展的实际需求,对于推动两岸关系向前发展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二、“九二共识”的核心是“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九二共识”虽只是一个用词符号,两岸对一个中国原则的定义也有所不同,但其重要的部分则是两岸双方当时达成的共识内涵,即“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这也是迄今为止两岸能在此基础上进行协商谈判、解决两岸间事务性问题的关键所在。尽管某些民进党人士和岛内“台独”分子拒绝承认“九二共识”,但当年两岸两会往来函件均充分说明了这个共识的存在,上世纪90年代两次“汪辜会谈”的进行也是以这个共识为基础的。

2008年国民党重新执政后,马英九当局回归“九二共识”,两岸关系更是在这个共识基础上进入到和平发展新时期。从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考虑,同时也照顾到台湾同胞的感受,对于一个中国的含义大陆方面也作出了一些调整。比如,从过去的“老三段论”发展到后来的“新三段论”,即从“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唯一的合法政府”,改为“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这既体现了大陆坚持原则立场的坚定性,也体现了大陆灵活、包容的一面。最近,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共十八大作报告时也提到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问题,他表示:“大陆和台湾虽然尚未统一,但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事实从未改变,国家领土和主权从未分割、也不容分割”。一些民进党人士竭力否认“九二共识”,并试图以所谓“台湾共识”或其它用词取代“九二共识”,企图达到否认一个中国原则的目的之做法,无助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进程,也不利于台湾同胞的利益之维护。“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九二共识”的精髓所在,没有一个中国原则两岸就不会有“九二共识”,没有一个中国原则两岸就不可能达到双赢。

三、“九二共识”是两岸协商谈判的政治基础

有了“九二共识”,两岸两会才有1993年和1998年的两次“汪辜会谈”。而“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九二共识”的核心,这一原则立场的确立从根本上排除了两岸事务性商谈的主要障碍,开启了两岸两会协商大门。这一共识确立之后,两岸双方即于1993年4月27日至30日举行第一次“汪辜会谈”,就两会会务、两岸经济交流、科技文化交流等三项议题进行了广泛的讨论,第一次“汪辜会谈”两岸达成了4项协议。

1998年10月间第二次“汪辜会谈”达成了4项共识:一、两会决定进行包括政治、经济等各方面的对话,由两会负责人具体协商作出安排。二、进一步加强两会间的交流,包括两会负责人等多层次的互访。三、涉及两岸同胞生命财产安全的事件,两会将加强个案协助,相互委托。四、辜振甫先生邀请汪道涵会长访问台湾。

在两次“汪辜会谈”后,由于李登辉当局竭力搞有违一个中国原则的活动,致使两会两度中断事务性商谈。尤其是第二次“汪辜会谈”后,李登辉抛出所谓“两国论”,使得两会在一个中国原则下进行交流接触与对话协商的政治基础不复存在。2000年5月民进党上台后,陈水扁当局更是否认“九二共识”的存在,在岛内外大肆推动各种形式的“台独”活动,将两岸关系推向危险的边缘。为此,大陆被迫展开一系列反“台独”、反分裂的斗争,包括2005年3月通过《反分裂国家法》,在国际社会积极采取各种措施维护一个中国原则等,两岸为捍卫还是破坏一个中国原则进行反复较量。在这样的政治气氛下,两岸两会协商谈判在民进党执政时期处于中断状态。因此说,反对“台独”、坚持“九二共识”是两岸协商谈判的政治基础,背离或破坏这一基础,两岸协商谈判就难以为继。

四、“九二共识”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必不可少的重要前提

2005年4、5月间国民党主席连战来大陆访问,胡锦涛总书记与连战主席共同发布了“两岸和平发展共同愿景”。国、共两党能捐弃前嫌、达成和解,其最重要的因素在于国、共两党均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为谋求台海和平稳定、促进两岸关系发展、维护两岸同胞利益愿做积极贡献。也正是因为国、共双方在这种共同的政治基础上的和解,使得2008年5月国民党在台湾重新执政后,两岸双方也在此基础上迅速实现全面、直接“三通”,两岸关系进入到和平发展的新时期。自此以来,在两岸两会领导人进行了8次会谈,已经签署了18项协议,达成2项共识,两岸真正进入到大交流、大合作、大发展的历史新阶段。

两岸在“九二共识”基础上进行协商谈判,是两岸能签署包括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在内的18项协议的重要政治基础。不管两岸目前对一个中国的含义有何不同的看法,“两岸同属一个中国”却是不能否认的事实。两岸关系的实践已经说明,两岸的各项交流合作只有本着“九二共识”予以推动和落实,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之路才能走得便捷顺畅。因此说,“九二共识”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必不可少的要件,离开它的话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之路就难以走顺。

五、否认“九二共识”不利于否认者自身的发展

一直以来,民进党竭力否认“九二共识”的存在。陈水扁主政时期曾一度想以“九二精神”取代“九二共识”,其目的并非是为了发展两岸关系,而是想以此否认双方达成的共识——“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民进党下台后,不对其以往错误的大陆政策进行反思、检讨,反而继续否认“九二共识”的存在,也有民进党人士试图以所谓的“台湾共识”或其它用词取代“九二共识”。众所周知,“九二共识”是两岸间的共识,以任何其它词眼去替代“九二共识”、并达到否认其存在的目的,其实是开历史倒车,无益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进程,也对否认者本身的发展不利。事实也证明,民进党在2012年初的台湾领导人选举中败北,其重要原因在于,民进党不能正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现实,不愿废除其“台独党纲”,在两岸关系问题上拿不出让台湾民众可以放心的大陆政策。

遗憾的是,民进党至今还在否认“九二共识”。民进党至今仍认识不清的是,对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认同已成为台湾的主流民意,一个不能把握主流民意的政党要想取得选举的胜利,其难度是可想而知的。如果民进党想要重新在台湾执政,首先必须正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现实,放弃“台独”主张,承认“九二共识”,在两岸关系上做出积极正面的作为,才能真正赢得台湾老百姓的信任与支持。

六、以反对“台独”、坚持“九二共识”共谋两岸繁荣发展

不管从政治还是经济因素考虑,“台独”是没有出路的。坚持“台独”立场、否认“九二共识”不利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更不利于台湾自身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的发展。在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全球化迅速发展、世界各国越来越重视中国大陆角色的今天,无论从台湾本身、两岸关系还是世界政治经济的发展角度,只有和大陆联合起来才是对台湾最好的选择。

大陆了解台湾的历史与现实,尤其是了解台湾民众目前的心态,并没有要求台湾立即与大陆统一,只是希望台湾民众在与大陆民众的交流交往中化解矛盾、增进情感,让两岸在交流合作中创造出更多的实质共同利益,走共同发展之路,造福于两岸人民乃至全人类。正如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共十八大所作的报告中指出的那样:“两岸双方应恪守反对‘台独’、坚持‘九二共识’的共同立场,增进维护一个中国框架的共同认知,在此基础上求同存异。”“希望双方共同努力,探讨国家尚未统一情况下的两岸政治关系,作出合情合理安排;商谈建立两岸军事安全互信机制,稳定台海局势;协商达成两岸和平协议,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前景。”

只要两岸双方反对“台独”、坚持“九二共识”,共同携手合作,定能为两岸经济的更加繁荣、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中华民族的强盛发展乃至两岸的最终统一做出积极的贡献。(刘国奋 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研究员)

分享到:

(责编:刘猛)

视频 >

  • 女毒贩让婴儿吸毒女毒贩让婴儿吸毒
  • 女生学校里遭群打女生学校里遭群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