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毕节5名儿童惨死垃圾箱一下子抓住舆论,形成十八大后基层民生层面的第一个密集关注点。毕节严肃处理8名相关官员又引起另一番是否“处理得当”的争论,显示了触及敏感事件时舆论的分歧。 |
毕节5名儿童惨死垃圾箱一下子抓住舆论,形成十八大后基层民生层面的第一个密集关注点。毕节严肃处理8名相关官员又引起另一番是否“处理得当”的争论,显示了触及敏感事件时舆论的分歧。
国家的政治路线得到进一步巩固,但让民生层面洒满温暖却很难。可以预见,基层的各种民生事件或丑闻将会不断冒出来,就在昨天又有媒体报道,在北京一套100平米的复式出租房里竟住着38户人,这个消息诉说的不公平带来新的印象冲击。
加强对中国最贫穷人群的救助是这些年中国民政事业的主攻方向,但十八大后的中国各地需做新的加码。民生领域的各种泄愤和诉求是中国舆论当前最活跃的部分,那些来自草根如泣如诉的故事,比围绕国家道路的政治争论更有感染力。
中国有一系列难题需要克服,相对而言,济贫救困的资源和手段都算是多的,也比较容易见到效果。完全消除贫困暂无可能,但民政事业的成就并非不可计量。最贫困人群生活改善带给全民的鼓舞,是用国家成就的大数据无法取代的。
中国的减贫成绩受到联合国的高度赞扬,但这同媒体揭出的生动贫困例子不能冲抵。民众的要求会随着国家的发展水涨船高,中国似在进入政府做多少事情都会被认为“做的还不够”的时代。
每一起极端民生事件都会引起众怒,而且众怒的方向不仅是事情本身,而会向批评造成事端的体制漏洞甚至反思国家的整体问题快速延伸。这样的引申没有错,但当这些引申逐渐成了唯一“政治正确性”的时候,就会形成一种新的舆论性质和氛围。
社会中分散蕴藏着一些怨气,极端事件和丑闻总能起到振臂一呼将它们集中起来的作用。中国决不可能将这些四散的怨气全都抚平,也不可能回到过去,由主流媒体制造无处不在的舆论导向。
让每一件事回归它自身的细节,对丑闻的揭露推动国家的具体进展,而不是一出事就围着“这个国家好不好”评论,把舆论监督和鞭挞彻底带出与肯定国家整体进步的对立,这应是国家未来理性建设的重要内容。
第一张也是最关键的牌当然在政府手里。政府需要对民生做更大的投入,更执着地扶贫济困,并真诚带动社会力量参与,甚至与社会力量联合做。政府不必担心一些社会力量在慈善领域做大后会产生“额外政治影响”,政府最不必要统一控制的就是慈善。
这些年政府力量对慈善以及民政事业的主导似有些做过了头,使得舆论把所有扶贫济困的期待和责任都寄托在政府身上,而解决所有问题,显然是政府力量不可承受之重。
很多媒体揭露的民生事件都是这个国家的悲剧,这些揭露为解决问题提供了自下而上的特殊推力。然而当舆论只是捶胸顿足,通过比赛批判国家的体制是多么糟糕表达自己的愤怒和正义感时,这是极低质量的反思。甚至可以说,这不是反思,更像是困惑。
加大面向最贫困人群的民生投入是中国政府新时期施政的必由选择。由于舆论对国家的作为已经有些麻木,对问题更敏感,这要求上述投入的力度必须足够大,而且方式需要更新,加强官民互动和互补。政府做事不应仅仅为了舆论,但舆论是万万不可忽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