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网综合报道】台湾《中央日报》网络报23日点评文章,原题《苏贞昌如何定位谢长廷?》,全文摘编如下:
民进党前后任党主席谢长廷与苏贞昌在两岸论述上的分歧,已十分明显了:谢长廷主张尽速转型,苏贞昌则采拖字诀;谢长廷认为要接受现行“宪法”,苏则反其道而行。
此一形势乃谢长廷不久前成功访问大陆而造成的。换句话说,谢长廷可以说是为民进党开辟机会,但也可以被认为给民进党找了麻烦。如果苏贞昌定位谢长廷是机会创造者,那么民进党在两岸上的角色,必有重大的正面改变;如果苏贞昌把谢长廷当成是麻烦制造者,那么各界期待民进党在两岸论述上转型,就会是一场空。
早在12年前,谢长廷就提出“宪法一中”,即依循台澎金马地区现行的“中华民国宪法”,海峡两岸是“一个中国”;但到2008年谢长廷代表民进党角逐大选时,他改称就是因为“一中”不符两岸现状,所以应该加以改变;今年年初民进党在大选落败后,谢长廷改提对台湾内部推动“宪法共识”,对两岸推动“宪法各表”。
谢长廷虽未再提“宪法一中”,但也没再提要改变“一中”,显然经过12年,绕了一圈,他深知民进党还没有到认同“宪法一中”的地步,但否定“一中”,又将使民进党永远无法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中取得一席之地,所以他转而鼓吹两岸“宪法各表”,众所周知,在此当中实有“一中”的内涵。
正因如此,他才能获大陆接受而以维新基金会董事长的“适当身份”前去访问,连美国在台协会亦予公开肯定。民进党的其他高层人士若纷纷仿效谢长廷模式,难免会在台湾社会产生民进党再度执政时,亦能维持两岸和平的连想,从而使国民党的优势受到折损,而这正是谢长廷的用意。
但苏贞昌与民进党内的主流在谢长廷访问归来后,或回避或反对谢长廷的两岸论述。苏贞昌还无限期拖延了成立“中国事务委员会”的规划,他显然极不情愿跟着谢长廷的脚步走。看来,在苏贞昌眼中,他并不把谢长廷视为机会开辟者,而是当作麻烦制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