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收藏首页|简体|繁體
首页评论时政台湾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创投吉林南粤商城创新中原招商县域环保创投成渝移民书画IP电视华商滚动
海外网>>时政>>热评

京籍家长反对开放异地高考,有没有道理?

2012年10月20日00:00    来源:海外网        字号:
摘要:对于反对开放异地高考的京籍家长们,不妨抱以同情之理解。但因为开放异地高考政策是着眼于一种更公平合理高考制度的建立,且有助于进一步拆除户籍藩篱,那么就该坚定不移地予以推进,不为任何干扰所惑

对于反对开放异地高考的京籍家长们,不妨抱以同情之理解。但因为开放异地高考政策是着眼于一种更公平合理高考制度的建立,且有助于进一步拆除户籍藩篱,那么就该坚定不移地予以推进,不为任何干扰所惑。

前天上午,20余名北京籍家长代表到访北京市教委信访办,明确提出反对开放异地高考的诉求,理由包括“外籍孩子素质极差,打架斗殴带坏了本地小孩”、“外籍孩子不断涌入,占用了过多的本地教育资源”等等。这一事件经媒体报道后,引发激烈争论。

这20余名京籍家长的行为,同开放异地高考新政紧密相联。前不久,教育部等四部委联合制定的 《关于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工作的意见》,被外界解读为逐步开放异地高考的信号,也受到普遍欢迎。如今部分京籍家长到当地教委反对开放异地高考之举,自然招致批评,不少网友认为这是“对特权的公然维护”和“极端自私的表现”。

异地高考问题的背后,是户籍制度问题,而一直以来,因户籍制度带来的种种不公也饱遭诟病。就此而言,人们对一些京籍家长的不满,也有对户籍制度反感的“情绪转移”。户籍藩篱该不该被拆除毋庸赘言,开放异地高考也是大势所趋,但在一个开放的社会里,应允许多元意见表达,即使一些声音未必悦耳,也值得耐心倾听,深入探究反对开放异地高考声音背后的理由,或许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构建一个公平合理的高考制度。

京籍家长反对开放异地高考,说到底是不愿意因户籍带来的特殊福利被稀释。北京高校云集,优质教育资源集中,同样是考清华、北大,有北京户口的学生录取分数要比外地学生低一大截,这样的特殊待遇,谁都不愿放手。现在的问题是,这种特殊待遇是怎么来的,其背后的逻辑支撑又是什么?

在我国,地方院校由地方财政支撑不必多言,而掌握优质教育资源的部属院校的投入,则采取中央与地方财政共担模式。地方既然出了钱,自然要开出相应的“条件”,一些优质院校招生政策向本地学生倾斜,也“水到渠成”。在地方政府看来,自己出了钱,对高校给予方方面面的照顾,享受一点“特殊待遇”理所应当;在这些地方的户籍居民看来,财政供养高校的钱来自纳税人,自己理所当然地应享受到“特殊待遇”;在高校看来,在人家的地盘上办学,须仰仗地方之处颇多,以政策倾斜换取政策照顾,也合情合理;但在这些地方之外的人们和非户籍人士看来,“公”字头的优质教育资源被当做利益交换、瓜分,当然不公平。

户籍制度不仅扭曲了高考招生规则,且围绕这种制度早已形成了一种稳固自洽的利益结构。想拥有北京、上海等城市的户籍不容易,民间有关一个北京户口价值数十万的传言也未必全是捕风捉影。一些人花大代价获取户籍的目的,说到底就是冲着特权而来,这种利益模式的形成和主导,正是政府部门。如今官方出台政策推动开放异地高考,实际上已触动了既有的利益模式,但因为利益结构的根基并未发生改变,因而难免出现碰撞和摩擦。而政府因为同时扮演者“主导者”和“改革者”两种角色,在推动开放异地高考之时,也难逃“政府请客,公众买单”的指摘。

由此出发,对于反对开放异地高考的京籍家长们,不妨抱以同情之理解。但因为开放异地高考政策是着眼于一种更公平合理高考制度的建立,且有助于进一步拆除户籍藩篱,那么就该坚定不移地予以推进,不为任何干扰所惑。

有必要指出的是,此次出台的开放异地高考政策并未一刀切,而是给北京、上海等优质教育资源集中地区留下充分的缓冲期。换言之,对于这些地方而言,改革将是平稳和渐进式的,因此部分户籍居民过于激烈的反应亦不可取。

而除了拿出开放异地高考的政策,对于高校投入的资金分摊模式,也有必要调整和完善。若高校仰仗地方财政的局面不改变,教育资源就很难做到公平分配。

分享到:

(责编:王昕)

相关新闻 >

视频 >

  • 女毒贩让婴儿吸毒女毒贩让婴儿吸毒
  • 女生学校里遭群打女生学校里遭群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