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花灯
在广东省开平市水口镇泮村地区,有一项延续了600多年的盛大民间活动——正月十三花灯会。
所谓花灯,就是一个直径约2米的大糊纸彩球,彩球中间安装一根约7米长的竹竿,球的两端还有色彩斑斓的纸花、纸画等装饰物,舞灯的时候由两人扛着。正月十二下午约4点钟,是“送灯”时刻。泮村地区的“龙母庙”属下3个村——龙田、树厦、塘唇的人们,把各自扎制好的“花灯”送往他们祖先的“一声公”大祠堂中去。村民们点燃鞭炮、敲锣打鼓地为“花灯”送行。
“送灯”仪式完后,已时近傍晚,村里的人们又忙着“喊灯”了。他们派人挑着铜锣,到村子上吆喝着,告诉大家今晚“喊灯”。村子里的人们早已准备好了饭菜,那些“送灯”和“喊灯”归来的大汉们,早已饥肠辘辘,端起酒碗、饭碗便大吃大喝起来。当大家酒醉饭饱,就有人口含哨子吹响,开始了“喊灯”的仪式。所谓的“喊灯”,就是众人出价钱竞买第二天“舞灯”的顺序。出价最高者就有资格舞“灯头(第一遍灯)”,其余类推。这个吹着哨子的人就像一个拍卖师,忙碌地来回走动,高喊着大家的价钱,煽动情绪,最后按出价高低决定次日“舞灯”的次序。
正月十三的早上9点多钟,3声震耳欲聋的炮声响起,3个“庙”的人们敲锣打鼓、燃放鞭炮、舞起金龙和狮子。这时成千上万的村民以及从外地前来观光的客人、摄影师们早已把操场围得水泄不通,到处人头攒动,连四周的屋顶上、天台、窗口都被人们占据。
要进入这人山人海的操场不容易。因为“花灯”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护送“花灯”的人组成了队伍,手持棍棒。“花灯”反时针方向绕场跑动,巨大的人流也随着“花灯”流动。“花灯”每转到原起点处就用灯杆由上往下触地一次,绕场3周后“起灯”仪式完成,这时,鞭炮齐鸣,锣鼓喧天,硝烟弥漫。成群的狮子围着“花灯”团拜,金龙则在硝烟中围着“花灯”穿梭翻腾,时隐时现,场面蔚为壮观。
当“花灯”从外面的村落回到村子的时候,扛着“花灯”的人们已经疲惫不堪。但是,一种莫名的兴奋依然在激励着人们,他们团团围绕着“花灯”,扛着“花灯”忘情地从村头跑到村尾,又从村尾跑到村头。为了保护“花灯”不被过早地破坏,维持秩序的人在蜂拥上前的人们前面点燃鞭炮。然而,躁动的人群似乎失控,那扛灯的人忽然把“花灯”摔在地上,人们立刻蜂拥而上,拼命抓取“花灯”上的任何东西。不消5秒钟,一个硕大的“花灯”瞬间解体,“花灯”变成了好多人手上的碎片。人们把这些碎片看作“吉祥物”,用红线绑着挂在鸡笼旁以保六畜兴旺,挂在门口可保出入平安。抢到“战利品(碎片)”的人们兴高采烈,抢不到的难免懊丧。有一年的“灯会”上,我曾经戴着手套抢到了一些“吉祥物”的碎片,但差点被那些疯狂的人推进池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