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收藏首页|简体|繁體
首页评论时政台湾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创投吉林南粤商城创新中原招商县域环保创投成渝移民书画IP电视华商滚动
海外网>>时政>>海内外同胞共庆春节>>往期特刊回顾2012

[欣游赏戏]看戏的事悄悄在改变

2013年01月31日17:16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字号:

  过大年是看大戏的好时节。看戏不是什么大事,但青萍之末往往能感知时代风气的流变,倒值得说上一说。

  予生也晚,马谭杨奚、梅尚程荀这些前辈名伶一个也没赶上;又生于偏僻之乡,他们的传人“文革”后复出、烈火烹油的盛况也错过了。只是小时候贪图热闹,逢年过节,随祖母观看过一些草台班子的演出——何其幸运,却抓住了早年间看戏方式的“龙尾巴”。如今再想体验,舞榭歌台,风流已被雨打风吹去。

  早年间的看戏方式是一种参与性极强的活动。说是看戏,但决不是简单地拿眼睛瞧。最近一期《读库》有文,不妨照录:“台上灯火辉煌,台下人山人海,数以千计的人像长城上的砖一样码着。台上青衣唱到高潮处,台下‘轰’一声闷响,由东向西掀起人浪,如果不是码得严实,倒下去的将不计其数;台上的须生唱到悲凉处,台下又一声闷响,像一声无可奈何的春雷,人浪再由西向东掀过去。”叫好的尺寸、人浪的起伏,都有内在的法度。唱得好了或者崴了,叫好声和倒好声马上就能跟上,决不“缓期执行”。若在北京的老戏楼,还杂以扔手巾把儿的、卖糖和烟卷的、呼朋唤友找街坊的,简直是一场庶民的狂欢。这在侯宝林先生的相声里能找到痕迹。

  还有一种带有朴素文艺批判性质的看戏方式,叫“抽签儿”。唱得不好,观众用脚丫子投票,走人!收藏家李典先生上世纪80年代在吉祥戏院还见过这样的场面:有位演员请名净侯喜瑞来演个小角色,意思是托自己一下儿。结果确实挺上座儿,但侯先生唱完下场,台下呼啦走了一大半儿——您还不灵,我们是冲角儿来的!

  再后来,老的欣赏习惯随着看戏场所的变迁、时代风气的流变,慢慢变了。露天的草台班子几乎已经凋零,新建的戏院往往不再像过去的戏楼那样狭小——当然,卖东西的早就被请出了戏园子。看戏方式似乎也标准化了:买票进场、礼貌鼓掌。和看舶来的话剧、听外国的钢琴似乎没什么区别。这当然有利于欣赏,但似乎也少了几分交融。若用萨义德的话讲,“看/被看”泾渭分明了,跟过去比,观众少了那么点儿存在感。

  近些年来,看戏方式又有新变化。消费主义带来的同质化浪潮,使人们更加渴望新奇,人们渐渐生出超越一般性观看的冲动。电视、剧场、小剧场,场所更多样了:厅堂版《牡丹亭》,卖点在于给你一个准堂会的感觉,并且有点儿努着往明朝士大夫的家班上找齐;著名女老生王珮瑜和男旦刘铮的《武家坡》演唱实验,就着吉他,做到了苹果专卖店里。新技术更加速了这一嬗变:西皮二黄纳入e世界,红氍毹铺上网络高速公路,观看方式愈发光怪陆离:新浪微博上有个“看戏吐槽小组”,今天倘有演出,到现场的随看随发微博,没去的就着电视或网络视频发言,有个蹦瓜掉字、荒腔走板或者瞎加零碎儿的,讽刺一个体无完肤;有好的地方、吃功夫的肯节儿,也不吝啬赞美:您瞧,这一声是老余的!多讲究……京剧演员在网上都有名号,多少有点月旦评和春秋笔:什么“教授”、“娘娘”、“蛙叔”、“青筋帝”;春节临近,好些演出,剧场还没贴水牌子,网上先传开了——

  台上台下一体、尽兴随看随评的戏园子精神,超越平庸、抖出精神的活法儿,如同京胡上的旋律,兜兜转转,拔了个高,又回来了。

分享到:

(责编:刘猛)

视频 >

  • 女毒贩让婴儿吸毒女毒贩让婴儿吸毒
  • 女生学校里遭群打女生学校里遭群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