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科技的进步、时代的演进,沿袭了千百年的拜年习俗也随之变化着。拜年的方式从最初的登门拜年,到后来的贺卡拜年、电报拜年、电话拜年、呼机拜年、短信拜年,再到现在的网络视频拜年,浓浓的“年味”在不同的年代呈现了不同的形式。 |
手机彩信、微博拜年成为年轻人拜年的新方式。
本报记者 赵树宴摄
随着科技的进步、时代的演进,沿袭了千百年的拜年习俗也随之变化着。拜年的方式从最初的登门拜年,到后来的贺卡拜年、电报拜年、电话拜年、呼机拜年、短信拜年,再到现在的网络视频拜年,浓浓的“年味”在不同的年代呈现了不同的形式。
登门拜年情味浓
新中国成立初期,生活虽然不富裕,但是过年可是咱中国人的大事。年初一,人们都早早起来,穿上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
贺卡拜年情谊长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写信、发电报仍是常用的拜年方式。但贺卡拜年逐渐流行起来,成为过年不可缺少的点缀。山水、花草、卡通的贺卡颇受欢迎,可谓礼轻情义重。至于那些折叠卡、香味卡,是要送给几个最要好的朋友或师长的。
电话拜年传千里
上世纪80年代,公用电话已出现在北京的街头巷尾,电话拜年时兴起来。节日期间,常常能看见公用电话亭前或电报电话大楼营业厅里排队等候打电话的人们。随着电话进入了普通百姓人家,它也承载起远隔千里的亲朋好友之间的新年问候与祝福。
寻呼拜年送祝福
上世纪90年代,寻呼机的蜂鸣声曾此起彼伏地响彻在各地街头,传呼拜年又成了时尚。当然你一定要有一台汉字传呼机,传呼台小姐会将你的祝福一字字地敲进去,呼机拜年最大的好处之一就是能说出一些电话里不好意思说的话。
短信拜年内容多
进入新世纪,人们发短信拜年发到了手软。短信拜年把拜年内容与优美诗意的文采、真诚幽默的情感巧妙精致地结合,内容极富个性,或轻松幽默、或充满情趣、或极富哲理、或谆谆教诲、或温馨浪漫、或真诚祝福,形成拜年民俗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网络拜年正流行
如今,快捷、方便的网上拜年悄然登上历史舞台。网络视频的通话质量与固定电话一样,而且还可以清晰地看到对方的表情;其次,通话费用低廉。不管聊多久都只收正常的上网费用,并且网络视频不受地域限制,不管天南海北,只要大家相约都可以在网上见面。
新的拜年形式虽然不如登门拜年直观、感性,但非常方便、高效,人们可以更随意、更恰当地把握拜年时间,适合现代人的生活观念和生活节奏,是古老的年节民俗与现代信息化生活方式相结合的产物。不管过去、现在,还是未来,无论拜年形式怎么变化,发自人们内心的春节祝福是永远不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