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雾霾这个话题已经谈了六七年,现在还是严重到了这个地步,是GDP第一还是健康第一?”钟南山代表郑重发问,“要着力解决经济发展方式过于粗放的问题。” |
三月七日,晴暖多日的长沙城遭遇雾霾天气。新华社记者 龙弘涛摄
两会期间,北京时好时差的天气让代表委员们对环境保护更加关注。雾霾天气的大面积出现,让人尝到粗放型发展所带来的恶果。代表委员们表示,决不能让雾霾使我们的GDP贬值,削弱发展成果的辉煌,只有创新转型、绿色发展,才能建成物质丰富、环境良好、人民幸福的美丽中国。
1 污染之下无人能躲避
记者了解到,针对灰霾污染,代表委员已开展了多项研究。
一份来自农工党中央的提案指出,调研发现,在今年灰霾污染期间,心血管和呼吸道疾病患者与往年同期相比发病率明显上升,如北医三院门诊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75.7%,其中呼吸科急诊患者增幅达124.73%。
民进中央常委、上海交通大学能源研究院院长黄震委员带着他的团队已有10年以上的开展PM2.5形成机理和治理等系统研究的经历,他的研究作为民进中央的提案曾积极推进了将PM2.5和臭氧纳入国家空气质量评价体系。
“雾霾之下无人能躲避。以前大家只了解大气中的PM10,现在大家关注PM2.5,但我的团队已在研究PM1和PM0.1那些超细颗粒,这些超细颗粒具有很强的沉积作用,可以穿透人体肺泡进入血液,引发多种疾病,对人类危害更大。”黄震说。
此外,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郑功成代表指出,雾霾除了会带来身体上的疾患外,对经济的长远发展也有负面影响。“一个环境不良的地方,投资环境也不可能优良,也很难吸引外来优秀人口,对资本以及人口流动将产生消极影响。”郑功成说。
2 GDP第一还是健康第一
雾霾缘何频发?代表委员认为,这是粗放式排放和自然生态被破坏的直接结果。
“雾霾这个话题已经谈了六七年,现在还是严重到了这个地步,是GDP第一还是健康第一?”钟南山代表郑重发问,“要着力解决经济发展方式过于粗放的问题。”
民建中央今年提交了有关大气污染治理的提案,民建中央调研部部长蔡玲委员指出,大气污染的深层次原因包括:30多年来快速工业化和城镇化过程积累的高耗能高排放行业产能过剩和布局不合理、能源消费量过大和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持续强化、城市机动车保有量快速增长、油品质量不高、建筑工地遍地开花、污染控制力度不够、生态环境持续恶化等,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超过了环境容量。
许多代表委员也注意到,近期的雾霾不仅区域大,并且相对集中于中东部地区,这反映了中东部排放强度高,产业布局过于集中的问题。
郑功成指出,雾霾相对集中在中东部地区是工业化进程和城市化进程加速形成的结果。“工业化总是会制造污染,而生活水平提高的结果是增加了污染环境的因素,比如汽车尾气、城市供暖等。当然,隐藏在背后的原因是我们的产业结构还比较传统,在使用清洁能源等方面还没有引起足够重视。”郑功成说。
广西百色矿务局有限公司董事长黄启江代表指出,当前,中国能源产业发展方式粗放,产业结构不合理,环境污染问题,已严重影响了地方新型工业化进程,成为经济转型发展的突出瓶颈。
3 “靠天呼吸”困局怎样走出?
面对雾霾,我们怎样才能走出“靠天呼吸”的困局?
多位代表委员建议,亟须将PM2.5纳入各级政府绩效考核,强化政府监管环境与健康的职责,用“铁腕”和“硬杠”来遏制雾霾。
蔡玲建议,尽快修订并颁布实施《大气污染防治法》,对解决区域性污染问题的措施和手段要从法律上加以明确,进一步明确政府治污的责任、制定并实施空气污染应急预案、实行煤炭消费总量控制、生产力布局调整、能源结构调整、改善油品质量等。同时,应逐步将PM2.5排放总量纳入到国家约束性指标,摸清PM2.5排放数量、来源及构成,组织开展研究,制定科学减排路线图;出台PM2.5监测统计和考核办法,在全国开展四类污染物减排,利用倒逼机制,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产能扩张。
黄震认为,汽车是造成雾霾、光化学烟雾污染的重要原因,加快实施更为严厉的汽车排放标准是治理PM2.5的最有效手段。同时应加速提高燃油品质及升级汽车排放技术。浙江贝达药业有限公司董事长丁列明代表建议,通过科技创新来治理雾霾、保护环境,要重视产业技术升级,转变生产方式。另外,还应改进产业和城市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