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强昨天出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中国这一轮权力交接画上圆满句号。新一代领导人赶上了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至为关键的十年,中国在接近光荣,但这恰是需要发力、克服、坚持,和必须高度清醒的时候。
新一代领导人任重道远。可以说他们面临以往都没有充分经历的艰难任务:做得“让老百姓满意”。中国今天的为政者不仅要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而且要博社会舆论的高满意度。做到后一点,很可能比做到前一点更难。
中国社会转型伴随了一个特殊现象,即经济发展快,但不均衡,社会失去了统一参照系,很多具体预期无以附着。互联网释放并放大了社会的各种要求,它们总体上远远超出国家的兑现能力,这两者的剪刀差像中国的高速发展一样突出。
中国各级政府和舆论都缺少面对公众要求的经验。从价值观的角度说,人民的所有要求都是正当的,现在它似乎转化成了中国社会治理的伦理。鼓励民间的任何要求在成为不少舆论的导向,对执政形成巨大压力。一段时间以来,互联网舆论场上的社会满意度一直处于饥渴状态。
实事求是应当成为未来十年中国最重要的思想建设及政治共识,它也应是中国社会建设的“总纲”。一方面,中国今后十年的民生改善应快于经济发展速度,反腐败和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应有实质性突破。这些已经公开列入中国的各种工作议程和纲要,人民将睁大眼睛看它们实际执行的效果。
另一方面,各种舆论“唱高调”的风气需降温,中国在发展民主的同时,对民主的理解也应不断成熟。任何执政者都不是神,中国的所有问题无法像变戏法一样在短时间内抹得干干净净。中国需要不断改善和它们的积累,中国不能变成围绕不切实际要求大家争着“秀正义”的社会。
新的领导层大抓工作作风和文风,两会期间一些部长级高官如实回答敏感问题,这些都是实事求是精神的胜利。它们将推动实际工作层面的进展,同时对挤压舆论中的泡沫也将逐渐发生作用。
随着社会利益多元化和舆论的开放,政府今后做事很难得到舆论的一致掌声。各级执政者不得不关注社会的即时满意度,但切不可掉入其中不能自拔。执政者更应关心“身后名”,它将比执政时的名声更真实稳固,也只有它才能真正载进历史。
中国社会需要基本的和谐维持运行,大的和谐是动态及历史的。和谐的内涵需要包括对问题的承受力,和对具体不和谐的包容。中国一段时间内必将有越来越多的争议,一些利益冲突未必就能很快化解,中国需要有带着一些问题也能走向未来的能力。
“让老百姓满意”大概不能等同于“让舆论满意”,中国的实事求是共识构建应当有助于社会理解这一区别。中国的体制决定了执政者更关心执政对人民利益的实效,而不是专注于对执政口碑的营造。对这个优点的保持应当得到社会的总体鼓励。
中国是个充满具体选择、但战略上已经十分确定的社会。看上去牢骚满腹,社会的整体信心实际很强。执政党的坚定和自信始终是全社会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支柱。新一代领导人在一个准确的时刻再次强化了它。如今的中国有着把问题的箱子一一打开后的光明,中国的未来已经有一半是惯性,还有一半是我们应当共同致力于面对并且战胜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