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一家超市货架上的奶粉(资料图片)
中国需求刺激各国限购奶粉
据新华社报道,英国多家零售商10日推出一项新政策,规定每名顾客一次只能最多购买两罐特定品牌的婴儿配方奶粉,以应对近来奶粉销量不断增加的状况。一些英国媒体推测,这一新政策与中国市场对国外奶粉品牌需求量大增有关。不少中国顾客和代购商抢购奶粉的做法迫使多个国家推出限购政策。今年年初,澳大利亚药品保健品商店联合采取措施,规定顾客每次限购4罐奶粉。德国多家大型连锁商店规定,自今年1月开始,每位顾客一次最多购买3罐奶粉。
赵海建:其实,西方一些国家对婴儿配方奶粉的限购已经有一段时间了。这次突然这么火起来,是因为英国最新的限购举措。事实上,英国此前已经有了限购措施,只不过是限购6罐。这次加大限购力度,确实是因为出现了缺货情况。一位在英国从事代购生意的中国留学生告诉我,有些中国人一次就买好多罐,导致很多当地人买不到。英国的限购也影响到了这位中国留学生的生意,现在她一天要跑几家超市,还在网上订购,但依然买不到“足够”的奶粉。
原本供求关系被打乱
李明波:我觉得,这里面有一个误读的问题,这些国家现在限制的应该是中间商的牟利。例如,最近几年来,一些旅居国外的华人都以代购奶粉作为一个重要的挣钱手段。像英国、新西兰等国的限购措施主要是针对这部分人的。这其实是可以理解的。比如,在这些国家一个小社区里,奶粉的销售原本只是针对本社区的人,但现在有了越来越多的外来采购,将原本稳定的供求关系给打乱了。我查了一下,英国的一些网上超市,对奶粉并没有限制,而且可以在中国直接网购。
赵海建:据我了解,英国的一些实体超市的网络销售现在对奶粉限购,一旦购买数量超额,就会跳出提示信息,提醒购买者超过了限购数量。
李明波:正在中国访问的新西兰总理约翰·基在接受采访时就表示,如果一名中国游客走进一家新西兰超市,买上20罐婴幼儿配方奶粉给自己孩子用,完全没问题,我们欢迎。
赵海建:新西兰也曾限购奶粉,但去年又取消了。问题是,新西兰对奶制品的输出有严格规定,买20罐奶粉容易,带回来恐怕就没那么容易了。按照新西兰的规定,只有相关的正规企业才能将奶制品输出境外。
党建军:新西兰有其特殊的国情,它是一个产奶大国,同时又是一个人口小国。因此,它有充足的奶粉来向国际市场出售。
李明波:前段时间有消息称,新西兰的奶粉供应量占世界市场的70%左右。
赵海建:但新西兰最近也面临一个问题,由于持续大旱,导致奶粉大量减产,这也被认为是导致许多国家奶粉短缺的一个原因。
饥渴状态或成提价借口
李明波:我觉得,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没有必要对奶粉限购有过多的恐慌心理。供求关系是可以调整的,就像在我们的菜市场里面,农产品经常会出现一个大年小年的现象,比如,这一年可能会很贵,但第二年很快会降下来。一个重要原因是,产量上去了。
赵海建:现在需求这么大,对奶粉供应方来说绝对是有好处的,可以促进生产,并增加就业。我觉得,现在的限购应该会是一个短期的行为。
党建军:但我认为,这些外国奶粉供应商很有可能愿意维持这种市场上的饥渴状态。这样,其奶粉价格就可以维持一种上涨的趋势。
赵海建:就英国这次情况来看,尽管一些品牌的奶粉并不缺货,但也出台限购规定,使整个市场看似处于饥渴状态。这样,英国奶粉并不一定提价,却有可能为洋奶粉在中国的提价提供了借口。
李明波:从最近这几年的市场行情来看,确实存在这个问题,特别是在中国国内奶产品连续出现问题之后,洋奶粉确实有集体提价的趋势。而且,这种市场饥渴也会带来一种恐慌心理,促使很多人养成囤积的习惯,这又会恶化供求关系。
党建军:就像一开始说的,多国的奶粉限购令是为了打击囤积牟利的现象。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些中间环节和这样一群牟利者?这说明,这些洋奶粉在从生产商到中国消费者之间的流通环节上存在一些问题。要化解这种困境,我们是否需要采取一种更长远的措施?
赵海建:寄望国产奶粉?
党建军:我要说的是在供应渠道上直接扩大对中国的出口量。
赵海建:能扩大出口量,说明产量是足够的。既然这样,英国超市就不应出现缺货现象了,因此,限购应该是暂时的。
党建军:一些洋奶粉原本是只供应英国本土的,其供求关系原本是相对固定的。如果突然出现大量中国人购买,一定会缺货。要解决这一问题,一个是增加产量和对英国市场的供应,一个是直接增加对中国出口,让中国人不再去英国购买。
赵海建:这又回到刚才的问题,那就是,目前的限购应该是短期行为。
李明波:我觉得也是这样。
国产奶粉需争气
党建军:还说不准。如果中国的需求还处于上升的趋势,对这些国家本土的供求关系不断构成干扰,这种现象还会持续下去,说不定还会有进一步的措施。我们的人口太多,随随便便一种需求就会超过一些国家的总和,对这些国家的供求关系产生重大影响。
赵海建:这也说明我们的民众购买力越来越强大了。洋奶粉确实挺贵,很多人通过代购又让中间商赚了一笔。
党建军:很大一个原因还是国产奶粉不争气,放着这么大的市场不好好珍惜,不断被人蚕食,而且,越是高端的市场国产奶粉的身影就越是少见到。
本报国际问题资深编辑 北大三剑客
党建军 赵海建 李明波 主持人:赵海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