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据2月初对近500家用人单位的统计,今年计划招聘岗位数同比平均降幅约为15%……严峻的就业形势像雾霾一样,成为人们无奈却无法回避的话题,以至于有人称今年可能是“最难就业年”。 |
“最难就业年”如何破解
终结各种有违公平公正公开的暗箱操作和“拼爹游戏”,营造公平公正的竞争氛围和社会环境,才能化解大学生的就业焦虑
一边,是创下历史新高的毕业生规模——来自教育部新近公布的数字称:2013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达699万人,比2012年增加19万,刷新纪录。一边,是计划招聘岗位数的下降——据2月初对近500家用人单位的统计,今年计划招聘岗位数同比平均降幅约为15%……严峻的就业形势像雾霾一样,成为人们无奈却无法回避的话题,以至于有人称今年可能是“最难就业年”。
这种局面缘于多种因素的叠加。经济增速的放缓,产业结构的调整,导致部分行业就业需求下降。加上毕业生总量增加,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间的结构性矛盾问题长期存在,造成了今年就业压力增大。
而这种情形有可能在较长一段时期内存在。我国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之后,大学毕业生的数量一直持续增长,目前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达30%,根据国家发展规划,到2020年将提高到40%。因此,破解大学生就业难题,将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民生工程。
事实上,近年来,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已经被提到越来越高的位置。十八大把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提到了所有就业群体的首位,明确要求“做好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工作”、“支持青年创业”、努力实现“就业更加充分”、“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这一方面说明就业形势具有长期性、严峻性,另一方面也表明,解决好青年就业问题,不仅是民生保障和改善的重点,更关涉社会的长远发展。
回顾近几年的大学生就业形势,客观说,2009年的“压力山大”要远胜今日。当年,全国高校毕业生首次突破600万人大关,比2008年增加52万人,是现在增加人数的两倍多。那一年,国务院出台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的7项措施,政策给力,群策群力,缓解了当年就业紧张局势,也使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基本稳定在86%以上。和4年前相比,今天的就业形势固然严峻,但无论是重视程度还是应对措施,我们更得力也更富经验,有理由再闯难关,缓解压力。
面对今年新的就业形势、就业环境、就业群体,调整和完善就业政策,出台新的就业措施,建立长效机制,刻不容缓。
高校的改革必须提速。资料显示,目前大约1/3的毕业生在从事与其所学专业无关的工作,部分专业毕业生就业的专业对口率不到30%。“市场需要的是蛋糕,学校送出的却是包子。”革除这种教育弊端,为鼓励大学生创业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才能为大学生就业开辟一片新天地。
更需看到,就业压力之下,“公平”二字尤其重要。只有摒弃学校、性别、户籍、年龄等就业歧视,终结各种有违公平公正公开的暗箱操作和“拼爹游戏”,营造公平公正的竞争氛围和社会环境,才能缓解大学生就业之困,化解他们的就业焦虑,让他们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袁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