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收藏首页|简体|繁體

海外网>>时政

英媒:就业难是中国经济发展意外的副产品

2013年06月04日10:00来源:环球时报字号:

摘要:像糖尿病和肥胖一样,大批毕业生找不到工作似乎正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意外副产品之一。

  英国《金融时报》6月3日文章,原题:当中国遭遇最难就业季 我家保姆和她丈夫数十年来省吃俭用,挤住在上海一套小公寓里,一心想的就是为独子提供好条件、让他有机会实现“中国梦”。如今,这对夫妇数十年节衣缩食的日子终于熬到“头”了,宝贝儿子今年大学毕业,并找到第一份工作:当建筑工人。而且,小伙子觉得自己能找到份工作已算幸运了。

  像糖尿病和肥胖一样,大批毕业生找不到工作似乎正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意外副产品之一。父母们本指望文凭能确保孩子未来成为白领,而如今,能用学位帽换来一顶安全帽,他们就心满意足了。

  或许,就业岗位不足就是人类生存状况的一部分。如今这件事正影响中国人,正如它曾影响其他国家。但世界上恐怕很难找到什么人会像中国人这样,在加入想找白领工作的失业大军之前,还要吃那么多苦头。

  从现在起,全中国将有数百万高中生挤掉睡觉、洗澡、打网游的时间,专心学习;而数百万家长请了最长达一年的假,24小时围着这些学生转。数百万高中生本周将进行恐怖的高考,但即便上了大学,或许最终不过是加入失业大军或是戴上安全帽。

  越来越多中国学生开始质疑念大学的价值。为找到另一条路,他们正进行各种尝试,有些酿成悲剧,有些则充满后现代感。

  “五一”节假期后,南京一名少年跳楼自杀,原因是假期作业没做完;另一名少年在返校那天凌晨起床做作业,稍后父母发现他在楼道内自杀。这种“过劳”并不止步于高考。媒体报道,40名正找工作的大学毕业生在北京合租了一套130平方米公寓,住得像建筑工人一样挤……

  越来越多学生正转而尝试一种最不具中国特色的做法:暂时告别单调繁重的学习,去度过其他国家所称的“间隔年”。去年,成绩拔尖、是所在高中学生会副主席的高三学生李尚聪,决定彻底放弃高考,取道西伯利亚骑车去戛纳电影节。当父母唠叨他得有所成就时,李说出了我们熟知的、全世界青少年在这种情况下都会说的话:我正在念“生活”这所大学。(作者帕提·沃德米尔,何黎译)

分享到:

(责编:王昕)

美图精选 >

国内国际台湾华人视频论坛

评论 >

图片 >

视频 >

国际 >

国内 >

娱乐 >

港澳台 >

文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