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7月11日14:52来源:半月谈字号:
高校是教书育人的精神高地,就业率和科研成果直观地反映了一所高校的办学质量。然而,当就业率被放入“一刀切”的专业退出机制、盲目的评估考核和社会声誉提高等评价体系中,虚假就业开始以各种名目生长。
就业协议与毕业答辩挂钩
近日,半月谈记者在浙江杭州人才市场遇到一位名叫马小凤的90后女生。她是浙江某学院金融专业的应届毕业生,虽然签了就业协议,但仍然拼命地投简历面试。记者深入询问才知道,原来班里很多人像她一样,签订就业协议的单位根本不是他们最后打算就业的地方。
“我们学校要求毕业答辩跟签就业协议挂钩。很多人虽然自己没找到工作,但是为了答辩,顺利毕业,还是随便签了一个单位,答辩完之后继续找工作。”马小凤说。
她还告诉记者,同学们签最多的是销售岗位,因为应聘销售岗难度最低。安邦金融集团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很多人其实并不了解销售,为了应付学校才签的就业协议,最后上岗时要么不来,要么没待多久就走了。
针对是否必须签就业协议才能论文答辩的问题,该学院材纺系的一位老师在网上回复记者说,没有这种说法,这得看各个院系安排,就业协议是个参考依据,没有直接挂钩。当然,找好了工作,才能安心准备论文答辩。事实上,马小凤并不是第一个不满意学院相关规定的学生。
部分高校采取不正常措施保证就业率曾屡遭曝光,2006年安徽省教育厅公开批评一些高校用扣押毕业证等方式,要求没就业的学生提供就业协议书,结果逼得学生造假,甚至跑到学校附近的小店盖个章冒充接收单位。在一些论坛上,不少学生抱怨在不知情的情况下竟然被签署就业协议书。
虚假就业何以屡禁不止
5月16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做好2013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再次明确指出要规范签约行为,任何高校不得将毕业证书发放与高校毕业生签约挂钩。在国家的三令五申下,以各种名目营造的就业假象为何屡禁不止?
南开大学社会工作与社会政策系副教授吴帆指出,虚假就业的根源就是目前规定高校的专业设置会根据就业率的高低来制定相应的招生计划。就业率低,就会导致专业减调直至停招,因此许多高校通过虚假就业提升学校的就业率。
专业设置对于高校的办学至关重要,直接影响到高校的规模、招生情况和资源分配。吴帆认为,简单将就业率作为衡量指标来进行专业调整并建立专业退出机制,有失偏颇。
“虚假就业与高校的相关考核也有关系。高就业率意味着在高校评估中能获得好成绩。在考核压力下,有的高校选择了就业作假。”浙江省社会科学院调研中心主任杨建华说,高就业率被认为是办学质量和管理水平高、社会需求大的反映,很多高校以此来提高学校形象,换来较好的社会声誉,这在招生时就可以看出。
偏颇的专业退出机制、评估考核、提高社会声誉等因素形成了虚假就业的环境土壤。杨建华指出,虚假的就业率可能误导政府制定高校专业设置、配置资源等方面的政策,错误决定高校的发展规模、学生培养模式,甚至有可能制定与现实不符的经济政策。
铲除虚假就业的土壤
如何铲除滋生虚假就业的“土壤”成为政府、高校、社会面临的重要课题。这需要政府、社会等多方面相互配合解决就业难的问题,同时还有赖经济发展。
吴帆认为,教育部的制度设计应该更为合理,客观地构建高校的专业预警、退出和动态调整机制,应取消一刀切地将就业率和专业招生调整进行挂钩的规定,采取多种方式鼓励高校提升就业率,回归大学教育的应有目标。
“高校需要反思办学理念,更好地进行课程设置和专业建设,对不同的专业应有不同的定位,实现培养模式和劳动力市场的有效对接,通过教学本身来提升就业质量,而非弄虚作假。对离校时未落实工作的毕业生,不能简单地采取扣发毕业证书、学位证书等管理方式。”吴帆说。
就业与市场需求、政策导向、社会观念有关。杨建华指出,要解决就业中为提高就业率而出现的系列问题,就要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推进社会体制改革,实现充分就业。当前大学生们对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趋之若鹜,很多学生不愿意到急需人才的中小企业、民营企业,这也是签约率低的一个原因。因此,在深化改革同时,大学生也要转变就业观念,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而非盲目跟风。(记者 韦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