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时政台湾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吉林陕西山东江西内蒙古南粤商城创新中原招商县域环保创投成渝移民书画华商滚动

海外网>>时政

调查显示:中国民众对高层拆解改革“硬骨头”有信心

2013年10月30日08:50|来源:海外网|字号:

  海外网10月30日电 据香港大公网报道,万众瞩目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开幕在即。10月29日,中共政治局召开会议,决定三中全会将于11月9日至12日在京召开。随着会期的确定,中国也正式进入三中全会时间。

  日前,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一份题为《新一轮改革的基本思路和行动方案的报告》(简称“383方案”)的热传,让外界对三中全会讨论的热度和深度又上升到一个新的层面。

  “383方案”全文最初刊登于10月1日发行的《中国改革》(该刊为国家发改委主管、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主办、财新传媒编辑运营的高端思想评论月刊)。在临近三中全会之际,该报告再度被广泛传播。一方面以刘鹤为首的三中全会改革智囊浮出水面并为外界热切关注,另一方面该报告也配合了最近中共高层对三中全会的明确定调。尽管后来有媒体指出,“383方案”仅仅是方案之一,并非三中全会的最后公报,但因为出自具有官方背景国研中心,因此外界普遍将该方案解读为最接近中央意志的一套改革路线图,料会与三中全会最终方案有大面积重叠。这也反映了各方期待三中全会落实全面改革的呼声日渐高涨。

  外界对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各种前瞻和预测从几个月前就陆续展开。今年6月,英国路透社就援引海外独立研究机构的报告指出,十八届三中全会起草组已经开始撰写三中全会改革方案,并预计会议有可能在行政体制、财税体系、金融、投融资和民生等领域做出新的部署;8月27日,中央政治局会议确定三中全会在11月召开后,内地各方专家学者的前瞻性文字也陆续发出。

  9月11日,渣打银行发布报告,预计三中全会将宣告重大改变,并将加快推动经济增长模式转变。与国研中心的“383方案”相比,这份报告更多是从海外视角来观察中国改革。相比“383方案”对具体改革内容的细化与统筹,渣打银行报告视角较为宏观,也有侧重,例如对于政府体制改革以及国企改革的关注。而近来内地关于司法体制、纪检体制,甚至地方政府放权等领域改革的分析预测,无不昭示了各界对于三中全会改革蕴含的无限可能性充满期待。

    香港《文汇报》文章指出,李克强早在上任之初就提出,“触动利益格局往往比触及灵魂还难”,已是此次三中全会推进改革的难点与困境所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长宋晓梧近日就指出,当下调整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利益格局首当其冲,而行政性垄断行业既得利益格局的改变,则决定着深化改革的成败。

  美国《星岛日报》指出,当前北京的活动,对内有整顿吏治的深意,包含对改造官僚体系的新要求。有观察人士则指,北京欲让各级官员在“洗澡、照镜、批评与自我批评”之后,以中共老一代领导人为标杆,一方面重拾信仰,解决执政动能的问题,从思想源头上做到“为民服务”;另一方面,则是要解决执政能力的问题,杜绝官场蔓延的怠政渎职与滥权之风。

  韩国《每日经济》认为,中国正处于改革的“深水区”,坚持走全面深化改革之路势在必行。在文章“中国处于改革风暴中的关键节骨眼上”中评论称,邓小平曾说中国的改革是“摸着石头过河”。到了习近平时期,中国改革已进入“不好摸石头的深水区”。历经35年风雨历程的中国改革事业已到了节骨眼上,它宣告以往“相对较容易”的改革阶段已结束,中国接下来要进入“伴随剧烈阵痛并需要作出牺牲”的复杂改革阶段。

  与此同时,中共高层围绕三中全会的姿态也在逐步推进。7月底,习近平在武汉调研时提出“要全面深化改革”,并提出6个重大问题,这被认为是为十八届三中全会定下基调;9月,李克强在中国-东盟博览会、夏季达沃斯论坛等多个场合的“改革放言”,10月7日习近平在巴厘岛APEC会议上所言的不能犯“颠覆性错误”,进一步提升了外界对习李为首的中央进行改革的期望值。直到10月底习近平和俞正声对于三中全会“全面深化改革”的连续表态,使中共高层对于三中全会的定调完整展现在公众面前,有力地回应了公众与各界对改革的期许。

  需要追问的是,公众对于三中全会改革的态度究竟如何?最近,《人民日报》下属的理论期刊《人民论坛》做了一项舆情分析与调查,结果显示有超过9成的受调查者关注与非常关注三中全会,这蕴含着公众对新一届领导集体的殷切期待与高度信任;超过7成受调查者对三中全会拆解改革“硬骨头”有信心。这些“硬骨头”,包括转变政府职能、缩小收入差距、打破垄断、户籍制度改革、土地制度改革、金融体系改革。而转变政府职能是公众最期待啃掉的“硬骨头”。此外,公众普遍认为拖延改革比啃硬骨头的风险大得多,这为中央下大力气改革攻坚提供了最强大的民意支撑。在高层与民众之间,关于改革的共识正越来越多地积累。三中全会到来之际,“天时”“地利”“人和”的汇聚,让改革到了“箭在弦上、不得不发”的状态。

  从外界的各项前瞻预测,到高层态度的渐次明确,再到国务院智囊机构改革方案搭建的“系统框架”,一个日渐清晰且具备可操作性的改革路线图和时间表呈现在世人面前。尽管最终的内容仍待三中全会的正式召开,但经过几个月来各界各方面的预热与铺路,公众对三中全会改革,以及对中国未来的影响已经有了较为全面的认知与理解。尽管一次会议不能一次性解决中国发展中的所有问题,但正如公众所期待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将真正成为一个“革故鼎新”、开创改革新时代的时间节点,并以此为支点,将中国的发展推入全新的历史时期。

(责编:邢若宸)

分享到:

改革 上海洋山深水港 惩防并举 怠政 改革理念

精彩图集

评论时政国际娱乐文史地方华商

热图>

最新热点>

河北女村官称遭官员性骚扰 出示微信记录为证

娱乐炫图>

史海钩沉>

精选图片>

视频>

论坛热帖>

猜你喜欢>

中国人在韩国免税店消费额首超韩国人

南航贵州“招乘” 90后帅哥美女应聘

评论|时政|台湾|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滚动

吉林|陕西|山东|江西|内蒙古|南粤|商城|创新|中原|招商|县域|环保|创投|成渝|移民|书画|华商

网站地图 | 关于海外网 | 广告服务 | 海外网招聘 | 联系我们 |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海外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备12041252号
投稿邮箱:tougao@haiwainet.cn
Copyright © 2011-2013 by http://www.haiwainet.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