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时政台湾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吉林陕西山东江西内蒙古南粤商城创新中原招商县域环保创投成渝移民书画华商滚动
2013年10月30日09:46|来源:海外网|字号:
海外网10月30日电 据《香港经济日报》报道,被称为“共和国长子”的国企,近年贪腐案频生,多名高层落马。经历开放多年后,国企弊病丛生,分析指由于牵涉层面过广,国企改革不会在三中全会落实。
须改变国企经营环境
继铁道部长刘志军落马后,中石油多名高层相继落马,电讯业也接连有高层因涉贪被查,国企内部营运的问题再次受到市场关注。此前十年间的国进民退政策,令国有企业成为内地各大行业的最大垄断机构,同时亦是最大的既得利益集团。
因此,尽管国企被批效率低下、福利超标、贪腐严重等,国企改革仍是敏感话题,可能不会明确出现在今年的三中全会文件。
有专家分析指,国企改革将是一项优胜劣汰的选择过程,而不是在会议文件中描述或简单直面就可解决的难题。问题的思路在于要改变国企的经营环境,国企要么适者生存,要么被淘汰。诸如提高公共服务价格、打击产能过剩、推动利率改革,以及对私人资本开放铁路、医疗等行业以引入竞争等政策,都将改变当前国企优越的经营环境。
分析指出,中央压缩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将迫使地方政府出售国有资产。首批出售资产包括酒店、商场及写字楼已然开始;预期第二波出售资产将涉及工业资产。将反腐调查拓展至更多行业(如医药、石油化工和电讯等),或许将为更深层次的国企改革打开一扇门。而为增强竞争力创造更大空间的举措,如通过中美双边贸易协定或设立上海自贸区,同样推动国企改革的进程。
由其他改革间接推动
此外,此次三中全会可能启动资源价格改革,要将水、电、天然气、成品油等价格改革放在优先位置,通过价格杠杆作用促进土地资源、水资源、能源资源等的节约和有效使用。
本次全会可能的结果,是国企改革将不动声色地由其他改革间接推动。渐进式国企改革唯一的问题在于往往耗时过长,且结果无法预测。
(责编:邢若宸、乔星)
三中全会 国企改革
网站地图 | 关于海外网 | 广告服务 | 海外网招聘 | 联系我们 |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海外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备12041252号
投稿邮箱:tougao@haiwainet.cn
Copyright © 2011-2013 by http://www.haiwainet.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