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时政台湾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吉林陕西山东江西内蒙古南粤商城创新中原招商县域环保创投成渝移民书画华商滚动
2013年10月30日09:53|来源:海外网|字号:
海外网10月30日电 据《香港经济日报》报道,三中全会下月9至12日在京举行,专家指今次中央着重顶层设计,不应期望有很多细则出台。而土地、财税、金融、户籍改革或率先突破,否则新型城镇化将成空话。
中央29日宣布被视为改革里程碑的三中全会,11月9日至12日举行。此次三中全会会期较以往迟,主要是因此次会议将启动自改革开放30年以来最深入的改革,被视为中国发展的里程碑,所牵涉范围广,要筹备的时间也相应增加。此外,由于此次改革将触及不少既得利益集团,必然遭到阻碍,各方也需时讨价还价。
正因为三中全会是关系到中国未来长远发展的结构性改革,而且很多是相互关联的。所以,总理李克强多次强调,未来的改革是集中于“顶层设计”,最主要的政策,就是以新的城镇化带动经济转型、拓展内需,以促动其他领域的改革。
土改重头戏减地方财政依赖
事实上,约13亿人口的总量中仍有近7亿农民,其中有约2.6亿农民工,在中国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战略中,土地制度改革显然是个绕不过的话题。在中国需要改革的诸多领域中,土地制度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无论是推进新型城镇化,抑或改变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而这或许也是三中全会的重头戏。
按照现行的土地管理制度,城市土地归国家所有,农村土地属集体所有。农村集体土地不能进入城市建设,必须经过征地变为国有土地。而低价从农民手中征地再高价卖出,成为很多地方政府重要的收入来源,是为“土地财政”。这种土地二元结构导致农民享受不到土地增值带来的益处,成为征地拆迁矛盾多发的根源。
农业部政策法规司原司长郭书田认为,解决土地的市场化问题,将农村集体所有制土地与城市土地一样纳入市场化路径是可行的。不过,郭书田指这样的改革会断了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之路,因此必须配套进行财税改革,改变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的关系。
正因土改牵涉各地政府利益,舆论多次传出将公布土改政策,最后均无疾而终,可见阻力之大。交通银行[-0.95% 资金 研报]金融研究中心高级宏观研究员唐建伟表示,三中全会可能涉及土地制度改革,以推出试点为主,短期对市场不会有明显影响,但这将是积极的一步,“土地制度改革是很长远的,不动的话改变不了目前房地产市场供需不平衡的矛盾。”
保障农民工户籍制亟待改革
随着土地改革,另一个焦点是城镇化过程中的户籍问题。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名义院长厉以宁也表示,“中国城乡两种户口,导致很多城市工人的福利农民工享受不到。比如医疗,市民有医疗保险,农民工只有合作医疗。”
厉以宁认为,中国想达到西欧国家80%的城镇化水平,需要有约12亿人居住在城市,这就决定了中国必须走老城区、新城区加新社区的城镇化道路。实现就地城镇化,前提之一是全国的户口一元化,同时要通过土地确权提高农民的财产性收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事实上,户籍最根本的问题,是如何令农民包括农民工享受到平等的社会保障,这点将会是三中全会最急切解决的问题。
三中全会另一焦点是金融改革。瑞银报告认为,鉴于金融改革已进行长时间的理论准备和众多改革试点,其影响也更加渐进和分散,加上地方政府和国有企业可以借此拥有更多融资渠道,因而改革阻力相对较小,预计金融领域改革将取得更多实质性进展。
专家称,防范金融风险、推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是目前金融改革的主要目标。在这个目标下,放开民营银行设立限制、利率市场化、汇率市场化、设立存款保险制度等被普遍认为将在三中全会取得突破。
亦有专家指,三中全会上较为确定的是出台民营银行的设立条件,并推动存款保险制度与之配套;但是存款利率市场化在存款保险制度没有全面确立之前,三中全会上应该不会涉及,至于汇率市场化,扩大人民币浮动范围将是最乐观的估计。
(责编:邢若宸)
土地改革 三中全会 地方财政
网站地图 | 关于海外网 | 广告服务 | 海外网招聘 | 联系我们 |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海外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备12041252号
投稿邮箱:tougao@haiwainet.cn
Copyright © 2011-2013 by http://www.haiwainet.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