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时政台湾香港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 新加坡吉林南粤鲁东商城创新中原招商县域环保创投成渝移民书画IP电视 华商纸媒滚动
2014年03月23日14:33|来源:中国新闻网|字号:
保定河北古莲花池牌楼。李芳华摄
“莲池行宫十二景”之一——宛虹亭。李芳华摄
保定古莲花池内的绿野梯桥始建于元代。李芳华摄
中新网保定3月23日电 (吕子豪 徐颖哲 李芳华)具近800年历史、有“中国最美的十大园林”之称的古莲花池坐落于河北省保定市区,该园当年因直隶省最高学府莲池书院而名扬中外。23日,中新网记者到此进行了实地探访。
在古莲花池大门口右侧柱子上,挂有“保定市莲池博物馆”标志,上方高悬民国大总统徐世昌手书“古莲花池”大字横匾,旁有“莲池书院”四个大字。步入古莲花池,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由太湖石叠砌的“莲池十二景”之一的春午坡。东碑廊在春午坡东侧,廊壁上嵌有康熙皇帝的御笔碑十六方和直隶总督方观承的诗碑十方,以擘窠书“龙飞”二字最为醒目。碑廊中部一院内竖立着二十余通清代乾隆、嘉庆皇帝“巡幸”莲池时赐给直隶督抚疆臣的御制诗碑,以及自明万历十五年至民国二十二年历代修葺莲池或创办书院、设置行宫的碑记。
据了解,古莲池初名雪香园,为元代汝南王张柔开凿,约建于公元1227年至1234年。公元1284年被地震震毁,仅存深池清水,繁茂荷花,故明代以后志书称其为“莲花池”。明朝后期曾较大规模整修扩建,知府查志隆把莲池作为一面“水鉴”,令增建一门,上悬“水鉴公署”四字横匾,以激人励己:秉政应鉴之碧水苍天。从此,莲池成为达官贵人云集的场所,“水鉴公署”也成了莲池的别称。清代,因兴建莲池书院而扬名中外。又因辟为皇帝行宫,皇帝多次出游驻跸而达到极盛。
据保定古莲花池博物馆馆长柴汝新介绍,古莲花池内现存200余方碑刻,其形制多为竖碑和壁碑及经幢等。其中,以反映古莲花池曾作为行宫特殊历史地位的30方清帝御书碑刻,汇集唐、宋、元、明书法大家上乘之作的《莲池书院法帖》及体现中日两国人民传统友谊的《张裕钊宫岛大八师生纪念碑》等最为著名。这些碑刻承载着史学、经学、文学、书学等重要信息,也是研究民族历史文化的第一手资料。
记者在春午坡西侧的“古莲花池导游平面图”上看到,古莲花池全园水陆分布呈“回”字形,中心洲是“回”字里面的“口”,最外围的陆地是“回”字外面的“口”,“口”与“口”之间为水域。池塘是全园风景布置的中心,一切建筑、山石、花木都随塘岸的曲折而迤逦配置。
柴汝新称,古莲花池共分为园东、园南、园西、园北、中心洲、塘中六大景观带。园中诸景以藻泳楼、篇留洞、含沧亭、春午坡、高芬阁、万卷楼、花南研北草堂、宛虹亭、鹤柴、蕊幢精舍、绎堂、寒绿轩组成了著名的“莲池十二景”,有“城市蓬莱”的美称。
在古莲花池园东,记者看到“莲池十二景”之一的寒绿轩已被设置为“莲池书院展览室”,介绍莲池书院的基本情况、沿革、名师、名徒等。柴汝新说,古莲花池之闻名,与清雍正年间在其北部兴建的直隶省最高学府莲池书院大有关系。莲池书院因有章学诚、祁韵士等学识渊博之士任院长,培养出济济人才而扬名中外。毛泽东主席曾于1918年和1952年两次莅临莲池,并坦言:“莲池之所以有名,关键是莲池书院有名。”
柴汝新还介绍说,1900年秋,英、法、德、意四国联军侵入保定,古莲池内的珍贵文物被洗劫一空,“十二景”也成残垣断壁。2005年10月,花南研北草堂、高芬阁、含沧亭、篇留洞等9景基本恢复修缮完毕。2008年7月,启动剩余三景鹤柴、绎堂、蕊幢精舍的修复工程,2009年5月完工。
慕名从北京来此参观的游客张女士说,作为中国十大名园之一,古莲花池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但仍需广泛宣传,让更多的人知晓。
柴汝新表示,自2002年开始恢复古莲池十二景后,园区面积由以前的30亩扩建到现在的50亩,展馆面积也增加了一倍。但人员编制没有增加,园区不得不聘请临时人员来分担工作。同时,古莲花池年均接待游客10万人次,门票收入200余万人民币。除部分上缴外,还要发放临时人员的工资,真正用于维修的资金并不多。向上级申报修缮资金程序复杂、周期长,人才缺乏、资金不足等已成为限制古莲花池保护与发展的瓶颈。
古莲花池是与苏州拙政园、北京颐和园、圆明园等齐名的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园林之一,现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先后属于私家园林、官府园林、书院园林、皇家园林和公众园林,文化积淀丰厚。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起,在此建直隶省高等学府——莲池书院,此后的一百七十年间,这里名师荟萃、人才辈出,当时被称为“北方文化的源泉”。(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古莲花池,李芳华,寒绿轩,1918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