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时政台湾香港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 新加坡吉林南粤鲁东商城创新中原招商县域环保创投成渝移民书画IP电视 华商纸媒滚动
2014年04月25日15:12|来源:海外网|字号:
每次看到关于灾难死亡的消息,总会感慨生命的渺小与脆弱,并为逝者感到深深的惋惜。这几日,韩国“岁月号”沉船的遇难人数每天都在增加,整个韩国都沉浸在悲痛之中。而在这之前失踪的马航客机,至今也杳无音讯,这不得不让人感叹世事的无常。
而近日,又有韩国媒体调查称,凡是听从船上广播在船舱中待命的学生最终都下落不明,而不听从指令的孩子,反而获得了营救,使生命得以延续。于是乎,韩国媒体纷纷开始撰文反思社会的“服从文化”,是继续服从长辈或权威的指导,还是按照自己的判断行事。其实,在笔者看来,这个问题,跟这次事故,联系不大。
我们来想一下,如果当时我们自己恰恰在船上,我们是否听从船长或船员的指令呢?我想,只要是理智的人,大多会选择听从指令。为什么?因为你不是海上的专家,你也不是水手,你也没有这方面的经验,在事故面前,你根本不知道应该怎样,而船长和船员,在这方面的确比你经验多。不仅如此,现实中一次次事故的发生,也说明在危机时刻听从现场权威人士或负责人的安排,往往能把损失降到最低。
不知大家是否还记得2010年获得感动中国年度人物特别奖的K165次列车乘务组,在列车面临坠江之时,列车长王巧芬冷静的带领乘客从危险中走出,没有造成一名人员伤亡。
所以,到底服从还是不服从,我们看一看事例就知道,大多数人都是服从的,甚至有西方国家还规定遇到突发事件时要听从官方的指挥。而且,之所以要求我们遇到事故时冷静处理听从安排,也是因为不冷静造成的混乱往往使损失更大,局面更难控制。所以,此次“岁月号”沉船中遇难的学生听话没有错,错的是船长。这个“话”是谁说的,说这个“话”的人是否值得依赖,这个“话”是否靠谱,这才是关键。
而此次失事客船“岁月号”的船长恰恰就是不靠谱的一类。他不仅做出了错误的判断(让乘客在船舱待命),而且还伪装成乘客率先弃船逃跑,此不耻之行为虽然已经让其遭到了舆论的口诛笔伐和警方的“犒劳”,但因他导致的遇难者却再也无法复活。所以,单从这个事件来说,听不听话要看说话的人是否靠得住。
但并非靠得住的人说的话就一定要听。这里牵扯两个问题,一是这个话是否符合事情发生的背景和条件。二是听话的人是不是愿意听。因为这说到底这是个个人选择,如果听话者的判断与说话之人的判断相悖,如果他的能力还比说话之人的能力强,那么他听话的可能性就不大。
就前者而言,举一个妇孺皆知的话:“饿死事小,失节事大。”这是朱熹说的,此不可谓不权威,不可谓不靠谱,在当时的年代,也的确把此话奉为真谛。但在现代社会,貌似遵守的人不太多。因为时代变了,有些话就失去了存在价值的背景条件。再比如父母经常教育孩子不要说谎,但有时一些善意的谎言比实话要来的更为动人。
再说后者,历史上的事例比比皆是。比如刘备去世前对诸葛亮说马谡此人言过其实,不可大用。结果诸葛亮还是用了他,以至于不得不忍痛割爱。当然刘备说这话的真实性有待探讨,但不可否认,这个事例非常符合第二种观点。
因此,听不听话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我们不能轻言听话对不听话就不对,反之亦然。而且媒体宣称的“服从文化”究竟是个怎样的概念尚不清楚。笔者才疏学浅,查来查去没有查到。不过到查出不少评论说中国也该反思“服从文化”。但没有搞清“服从文化”是什么,我们又该如何去反思?
所谓的“服从文化”其实是反思当代的国民教育。比如在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中,老师和家长往往喜欢听话的孩子,而对不听话的孩子进行批评教育,从而使更多的孩子能够做听话的孩子。但前面说过了,听不听话不分对错,而且很复杂不好说清。所以我们今后应当在教育孩子时多听听他们的话,尊重孩子自身的想法和选择,而不是一棍子打死,这才是反思的重点。
当然,听话在一定层面上还是一个道德要求。有想法不要紧,要懂得沟通。孩子听话至少是对长辈的尊敬,但若持有不同意见当相互交流沟通,尽量不要使用叛逆行为。长辈也应耐心听取孩子的想法,切勿倚老卖老,冥顽不化。(炳正)
(责编:黄达)
韩国 沉船 船长 服从文化 学生 孩子 岁月号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