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时政台湾香港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 新加坡吉林南粤鲁东商城创新中原招商县域环保创投成渝移民书画IP电视 华商纸媒滚动
2014年04月30日14:26|来源:福建日报|字号:
“以前是闯关东和走西口,现在是‘走进非洲’,这是大势所趋。”28日举行的中非产业经济合作峰会上,国务院参事、全国工商联副主席林毅夫如是说。
28日上午,鼓岭论坛暨海上丝绸之路走进非洲·中非产业经济合作峰会在福州举行。此次论坛由海峡两岸经贸交易会组委会、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福建省工商联联合主办。
“我们企业现在一个月3000多元工资招不到工人,有订单都不敢接。”香港祥龙集团董事长景浓向林毅夫诉苦说。
对此,林毅夫表示,作为世界工厂的中国,因为工资水平上涨,劳动密集型产业正在逐渐失去比较优势,企业应该把目光聚集到非洲大地。
“福建劳动密集型产业较多,更应关注非洲,关注不是要将非洲当市场,而是利用当地的丰富资源和廉价劳动力,转移生产环节。”林毅夫说。
这样,国内则留下附加值高的销售、渠道和品牌,企业还可借此机会利用当地廉价劳动力扩大生产,为技术层面的转型升级积累资本,争取时间。如果面对这大势所趋无动于衷,企业成本上升和订单流失的压力会越来越大。
为什么不是西部,不是东南亚?林毅夫解释说,因为中国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过于庞大,西部、东南亚难以容纳,如果转去这些地方,过不了多久,还是会遇到同样的问题。“这就好比一个大水缸满了,往小水缸分流,只要分一点,小水缸也会满起来。”
林毅夫认为非洲将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的最后一站,因为满世界也找不到什么地方比非洲的工资水平更低的了。
对于现场企业家对非洲部分国家政治动荡、基础设施差、投资环境不理想等顾虑,林毅夫认为,这并非是不可克服的障碍。
“并非所有非洲国家都政治动荡,基础设施差是可以通过借鉴中国改革开放之初建工业园区的方式加以解决的。”
福建有不少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企业,对此,林毅夫表示,闽商向来有到海外开拓进取的精神,希望转型升级的战略期,福建的企业能够抓住机遇,成为走进非洲的排头兵。
他还透露,今年7月,他将要组织一个到非洲的企业访问团,到时可以给福建企业三到四个名额。(记者徐占升)
(责编:邢若宸)
林毅夫,劳动密集型产业,非洲国家,走进非洲,经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