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时政台湾香港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新加坡云南吉林南粤鲁东商城创新中原招商县域环保创投成渝移民书画IP电视华商纸媒滚动
2014-05-19 16:26:07|来源:新华网|字号:
沉重的“全国看病中心”
一面是,北京年诊疗近2.2亿人次,日均70万外地患者看病;另一面是,每年河北700万人次、甚至感冒发烧赶赴北京就医,而距京30公里的燕郊三甲医院病床闲置率高达70%
日前,《瞭望》新闻周刊记者调研了解到,由于北京优质医疗卫生资源集中,大量外地人口进京看病就医,使北京三级医院不堪重负,也加剧了城市人口和交通负担,甚至被戏称为“全国看病中心”。
有关人士建议,应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为契机,优化区域医疗资源布局,完善国家医疗服务体系,通过资源疏解、合作办医、完善医保等措施,加快提升河北等周边省市医疗服务水平,缓解首都就医压力。
日均70万外地人来京就医
北京作为全国的医疗中心和优质医疗卫生资源高度聚集地,长期以来对外地病人有强劲的吸附能力,这在某种程度上加大了北京城市人口和环境资源的承载压力。据国家卫生计生委研究统计和抽样测算,2013年北京市内三级医院外来就诊患者达3036万人次,外来就医流动人口日均70万左右。
北京市卫生计生委主任方来英说,北京的三级医院基本是“满场”状态,其中外来病人大约占三分之一,天坛医院、肿瘤医院的外地病人比例更高。北京儿童医院负责人介绍,儿童医院的急诊科是个苦差事,每天急诊量300多人次,医生都高负荷运转,医院广招儿科急诊科医生,很少有医生来应聘。
据了解,近年来,北京医疗机构门诊量持续快速增长,尤其是三级医疗机构几乎“不堪重负”。2013年末,北京市医疗卫生机构卫生人员数29.4万人,比上年增长6.3%,然而医疗服务量的增长更多。全年医疗机构诊疗数约2.2亿人次,比上年增长10.9%,出院数增长8.3%。北京市卫生计生委副主任钟东波介绍,北京市三级医疗机构病床使用率5年来持续增长,住院服务进一步向三级医院集中,三级医院住院服务压力不断增大。
相比之下,与北京毗邻的河北省因优质医疗资源不足,大量病人涌入北京。根据国家卫生计生委研究报告,北京外来就医人员中数量最多的是河北省,约占23%。河北省卫生计生委主任杨新建说,河北省环首都的市、县卫生资源配置水平显著偏低,医疗卫生服务能力较低,可以说“翻过一座山,实力翻三番”。2011~2013年,河北省前10位转诊病种,仅三级医院和环首都市、县二级医院,每年转诊就达万人次以上,几乎全部流向京津。
资源紧张与资源浪费并存
本刊记者采访了解到,京冀地区医疗资源布局严重不均衡,医疗秩序不够合理。一方面,北京、河北医疗资源差距较大,导致大量河北病人到北京就医;另一方面,由于医疗体系不够完善,医疗资源紧张与资源浪费现象并存。
杨新建介绍,与北京相比,河北省优质医疗资源不足、配置不合理、核心竞争力不够等问题突出,总体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不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明显偏低,缺乏优势专科和特色学科。2013年,全省每千人床位、执业(助理)医师、注册护士数量分别为4.2张、2.1人、1.5人,三项数据远低于北京市的5.2张、3.7人、4人。尤其是医学大家、高层次卫生人才、学科带头人严重不足,导致病人疑难杂症必须到北京就医。
“在北京市内,则存在医疗资源紧张和浪费并存的现象。”方来英说,具体表现为著名医院挂号难和部分初级医疗卫生机构利用效率较低,医院内部特色和知名专家门诊挂号难和普通门诊利用效率低,住院床位从部分医院的部分专业超100%的床位使用率到一些医院70%左右的使用率并存,无序就医现象突出,系统运行效率不高,医疗资源的合理利用尚未实现。
方来英认为,目前北京看病难的主要是三级医院,同时二级医院等基层卫生机构“吃不饱”,病人少。在三级医院就诊的病人中,起码有30%~40%并非疑难杂症,不应到三级甲等医院来就诊,在基层医院就可以解决问题。比如,河北一些家庭孩子患感冒都跑到北京儿童医院来看,这实际是一种资源浪费。
此外,医保异地报销系统不完善,也成为京津冀地区就医的一大难题。地处河北燕郊的燕达国际医院是一家民营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距离北京市中心仅30公里,但这里床位闲置率高达70%。多位住在附近的“北漂”人士表示,异地看病存在报销手续繁琐、报销周期长等问题,所以燕郊的医院无论多方便,都很少去。
燕达医院副院长周怀龙表示,北京的患者到这里看病,需要先到北京市卫生局走程序审批,需要来回跑好几个地方。到燕郊看病时,需要患者先垫付现金结算费用,然后再把报销单据拿到北京报销。患者报销时,北京市有些部门还不承认燕达这种民营医院的检查报告,报销比例偏低。
优化资源布局极为紧迫
有关人士建议,应在明确首都医疗功能定位的基础上,推进首都医疗资源向周边省市疏解,切实提升河北及周边省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同时,通过推进分级诊疗、医保跨省转移等措施,完善医疗服务体系,标本兼治缓解北京就医难。
其一,科学定位加强统筹,疏解首都医疗功能。方来英建议,应从国家层面统筹布局医疗资源,比如将全国分成若干区域,分区域建一些国家级医疗中心,让全国卫生资源更加平衡,缓解首都就医压力。
北京医院主任医师、中国医师协会养生专业委员会副会长郑志坚等人士提出,北京可以是医学中心,但未必要成为医疗中心,全国人民都到北京来看病,从医疗成本、城市压力等方面都不合理。他建议河北等地可以利用土地等优势,建设老年病治疗机构,可以分流北京大量的病人,也能带动当地的医疗水平和经济社会发展。
其二,加强区域协作,加快提升河北医疗服务水平。杨新建说,目前北京市在医疗方面有疏解的需求和外溢空间,而河北省有区位优势和空间优势,希望国家有关部门和北京市支持驻京医疗卫生机构通过合作办医、设立分院、整体搬迁、远程会诊、人才培养等多种形式,帮助河北省配置优质医疗资源、提升医疗服务水平,从而为北京分流外地就医人群。
其三,推进分级诊疗,改善就医秩序。方来英等人士认为,通过完善医保政策加强病人流向管理,是改善北京就医秩序、缓解三级医院压力的有效举措。要制定完善的分级转诊制度,引导病人到社区医院首诊,社区医院解决不了的病再向二级医院、三级医院分流,逐步减少三级医院普通门诊量,使三级医院专心致力于疑难病例和科研攻关等。在英美等发达国家,医保政策规定家庭医生首诊后转诊到大医院,医保才给报销。类似的政策我国也可以借鉴,引导病人合理流向。
患者 医疗服务量 北京儿童医院 就医 住院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