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09月13日15:36 來源:中國青年報 手機看新聞
中國青年報:通常人們都認為,“80后”、“90后”不太喜歡讀歷史文化題材的書,但“明礬”(這裡指當年明月的愛好者——編者注)裡年輕人很多。你剛開始創作時,對讀者群有清晰的了解嗎?
當年明月:坦率地說,傳統文化也好,歷史也罷,都是讓人比較難以理解的,關鍵問題是,講述歷史和傳統文化的人,必須滿足兩個條件。隻有滿足這兩個條件,才可能保証講述的內容真的能讓人接受。
第一個條件是你要真懂,如果沒有真懂,就難以做到以小見大。第二個是你要有講述的技巧和方式。具備以上兩個條件,就不用做市場調查。
中國青年報:有人說,現在年輕人關注歷史文化,一個原因是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青少年有了發展自己興趣的機會和條件。你怎麼看?
當年明月:那真是談不上。隨著社會經濟發展,就業倒是真的越來越困難,要找個發展自己興趣的機會,似乎比較渺茫。找就業機會還算比較現實。
中國青年報:“明朝系列”之后,不僅歷史書籍熱賣,一些歷史題材的影視劇也多了起來,比如《孔子》等。對此你怎麼看?你覺得當下年輕人的文化鑒賞力如何?
當年明月:歷史書籍還沒算熱,歷史題材電視劇倒很多。《孔子》我還沒看,聽說票房不太理想。年輕人的文化鑒賞力,我覺得總是往上走的,但一個喜歡歷史的潮流,應該還沒有形成。如果有一天,《史記》的文言文版暢銷,才真說得上是人們喜歡歷史了。
中國青年報:你覺得應該怎樣吸引更多的年輕人關注歷史和傳統文化?
當年明月:年輕人迷上歷史,往往不是因為喜歡歷史,而是因為現實。因為現實太殘酷,看上去似乎渺茫,所以才回頭看。有一天,如果沒人回頭看,沒人迷茫了,那麼歷史的作用,就真正地完成了。所以歷史也好,傳統文化也好,都適應現實而生。現實需要它們,它們就出現,現實不需要,它們就冷淡。強迫是無用的,吸引也是無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