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首頁評論時政台灣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創投吉林南粵商城創新中原招商縣域環保創投成渝移民書畫IP電視華商滾動
海外網>>時政>>深度

任仲平:轉變,現代化歷程的關鍵性突破【2】

2012年11月07日09:10    來源:海外網        字號:
摘要:中國果斷邁向小康社會主義的時機現在已經成熟。中國的轉型之路,標志著中國引領世界時代的真正開始

胡錦濤同志的重要論斷,表明了一個馬克思主義政黨對發展倫理的深刻把握。“正義的增長”不僅是人類社會的重要命題,更是社會主義的題中之義。社會主義的性質隻有在保証全體人民共建共享的基礎上,才能得到充分體現。

“以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為目標”,“尊重人民主體地位”,“保証人民各項權益”,“發展的成果惠及全體人民”……在以人為本的旗幟下,這十年的突破在於,我們以各種制度建設將公平正義的理念熔鑄於經濟社會發展進程中。改革收入分配制度,調整國民收入分配格局,加大改善民生力度,保障各項公民權利,構筑以權利公平、機會公平、規則公平為主要內容的社會保障體系,為人的全面發展、社會的全面進步拓展了新的疆界。

或許還原一兩個場景,能更清晰地看到這種發展與進步。這一個十年,7億農民結束了2600年種田交稅歷史,兩億多農民工在遠離鄉村的城市找到了生活的新希望﹔全國范圍內建起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對農村義務教育階段的貧困學生實行“兩免一補”,農業補貼資金規模從1億元增加到1600多億元,公共財政的陽光普照廣袤農村﹔全國98%以上的村委會實行直選,6億農民直接參與基層群眾自治。努力沖破城鄉二元結構的多年困局,一個更有活力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展現在希望的田野上。

這是十年中國最值得銘記的改變。自成立之初,我們黨就把“人民利益”寫在自己的旗幟上,“為人民服務”更是共產黨人為之奮斗的宗旨信念。新世紀十年,我們對如何保証人民利益,有了更全面的理解﹔對怎樣為人民服務,有了與時俱進的探索。在這一個十年的壯闊實踐中,“人民利益”,不僅有物質豐富的目標,更有公平正義的要求﹔“為人民服務”,不僅指向讓群眾共享成果,更包含讓人民共治國家。這是我們黨90多年來人民性本質的一以貫之,是為人民服務信念的歷史跨越。

(六)從某種程度上講,把人放在什麼樣的位置,體現了一個國家的現代化質量。這個問題,實際上也是世界各國現代化過程中必須回答的共同問題。

阿根廷早在1962年人均GDP就已超過1000美元,但此后社會發展嚴重滯后,貧困化程度很高,收入分配失衡,跌進“拉美陷阱”長達50年之久。上世紀初,美國道德失衡、社會失序,馬克·吐溫斥之為“鍍金時代”。環境污染、分配不公甚至官員腐敗,幾乎成為現代化進程的必然組成部分。

從這個角度說,以人為本理念的深化,也是對現代風險的積極回應。身處改革發展關鍵時期的中國,民主化、信息化、全球化浪潮相互疊加,隻有“發展為了人民”,充分尊重人民的主體地位,才能做到“發展依靠人民”,充分調動人民的創造偉力,避免劇烈轉型中的發展失衡、分配不公與腐敗危險。

在這個不平凡的十年,法治政府、服務政府、陽光政府……每一個目標背后,都有沉甸甸的收獲。政務信息公開化、干部選任透明化、網絡問政制度化,執政理念的革新帶來執政方式的變革。大幅度取消和調整行政審批事項,重大決策事項必須征求和汲取民意,政府職能的轉變促成社會管理的創新。每個人都能感受到這個十年裡,民主進程在政府與社會的互動中不斷前行。

從民生到民權,正是在這十年裡,億萬中國人熟悉了“維權”,習慣了“監督”,認同了“公開”﹔從民享到民建,正是在這十年裡,億萬中國人積極“圍觀”,熱忱“參與”,堅定“互動”。北京奧運上海世博,抗擊非典抗震救災,草根慈善網絡議政……中國人民迸發了與偉大祖國風雨同舟的公民意識,呈現了推動社會進步的“正能量”,引領著一個民族邁向“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堅實腳步。

今日回望,也許我們仍覺不足,卻不能不感嘆歷史的進步——聽証會雖在細節上還屢受詬病,但不要忘了,這種參政形式只是近十年才廣泛運用﹔信息公開雖然還會面對各種質疑,但同樣要看到,公開透明的進程已經不可逆轉。“人權”入憲,“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督權”寫進十七大報告,物權法保護私人合法財產,對公民重要權利的保護措施由法律進行確認、以政黨意志加以推行……

這是十年中國最彌足珍貴的收獲。維護人的尊嚴,保障人的權利,體現人的價值,釋放人的活力。一項項大刀闊斧的改革舉措,反映了我們黨日益清醒的執政自覺:即便推進改革會帶來更大壓力,即便培育群眾的權利意識可能會面臨更大挑戰,即便在這個過程中,爭議的聲音可能變多、質疑的音量可能變大,但堅持將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貫徹到治國理政的各個環節,是通往人的現代化、社會現代化的必由之路。

分享到:

(責編:王昕)

相關新聞 >

視頻 >

  • 女毒販讓嬰兒吸毒女毒販讓嬰兒吸毒
  • 女生學校裡遭群打女生學校裡遭群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