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1月8日電 香港《大公報》8日刊文稱,首場新聞發布會的舉行,標志著中共十八大新聞大戰正式打響。更多的“變”令人眼前一亮。大會為記者們提供的機會比以往更豐富﹔大會為記者們提供的周到服務,也體現出中共公開自信的政治胸襟和國際形象,越來越有底氣地向外界開放。
文章摘編如下:
首場新聞發布會的舉行,標志著中共十八大新聞大戰正式打響。對比十六大、十七大的首場發布會,變與不變之間,折射出中共、中國乃至世界的大變化。
所謂“不變”,連續三次黨代會的發布會,中外記者都圍繞政治體制改革、反腐、黨內民主等問題向發言人發問,對於中共這個世界上黨員人數最多、規模最大的政黨,記者們保持了持續的關注熱度。
更多的“變”令人眼前一亮。最突出的一大變化無疑是參會媒體數量劇增。以往的首場發布會,很多媒體往往能領到四五張請柬,今年每家媒體隻有一張。新聞中心的工作人員坦言“人太多了”。境外記者數量由十六大時不足700人、十七大時1146人,增加到十八大的1704人。
另一變化是,大會為記者們提供的機會比以往更豐富。首場發布會共安排了9次提問,創下歷史新高,十六大、十七大時分別為5次和7次。並且9次中有5次機會安排給境外記者,涵蓋港、台、美、俄、新加坡。記者們的提問也突破了以往以中共黨務為主的做法,首次涉及經濟、外交、兩岸、收入分配改革等話題。中國經濟走向如何?中方對美國大選的反應?新一屆領導人對於兩岸會不會有更務實的作為?都紛紛拋向發言人蔡名照。
這些變化最直觀地顯示出外界對中國的關注,對了解中共、中國的強烈渴望。在過去十年間,中國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尤其經歷了經濟危機的洗禮之后,中國成為世界經濟復蘇的重要引擎,中國在國際事務中的話語權越來越大,在世界政治經濟舞台上的角色越來越吃重。美國CNBC電視台網站的文章就明確指出:“一些觀察家稱,中國十年一次的政治過渡比美國大選還重要。這說明,作為一個逐漸成長起來的經濟強國,中國國內的政治策略決定了其經濟政策,從而對全球產生影響。”
大會為記者們提供的周到服務,也體現出中共公開自信的政治胸襟和國際形象,越來越有底氣地向外界開放。蔡名照有關“努力推進中美合作伙伴關系建設”、“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的趨勢沒有改變”等表態,也向外界宣示了一個大黨、一個大國致力和平、勇擔責任、積極參與建設和諧世界的決心,同時也提升了世界經濟發展的信心。(馬浩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