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首頁評論時政台灣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創投吉林南粵商城創新中原招商縣域環保創投成渝移民書畫IP電視華商滾動
海外網>>時政>>棄用時政

快遞有風險,誰來兜底信息安全

2012年11月09日14:24    來源:光明網        字號:
摘要:如今的問題,很顯然已經不是要遏住個體徇私逐利的手那麼簡單,而是整個互聯網電商、快遞行業對公民個人信息安全的無視,已經到了視若空氣的地步。

迅猛發展的中國快遞業,正面臨一場客戶信息泄露的風險。近日,記者接到爆料。快遞單號的信息正被大面積泄露,甚至衍生出多個專門交易快遞單號信息的網站。快遞單號信息被明碼標價,售價從0.4元至2元不等,一些交易快遞單號信息的網站還寫著“單號來源於各地快遞員”。令人擔憂的是,這些被泄露的快遞單號信息,除了被用來在淘寶“刷鑽”,還可能被用於制造 “假包裹”進行詐騙等違法行為。事實上,因快遞單號信息泄露而引發的入室搶劫案例不時見諸報端。(11月7日《每日經濟新聞》)

在網上購過物的人都知道,素未謀面的買賣雙方,在網上隻要說定了價格,拍下了商品,買方就要留下真實姓名、常用地址及常用電話。而這些幾乎可以對一個人進行精確定位的信息,卻被貼在四處流轉的快遞包裹上,被散發到陌生人手裡,於光天化日之下,從一個城市漫漫遷徙到另一個城市,而個人信息卻沒有起碼的保護與遮蔽。一想到這樣的場景,交出個人信息的網購者,誰又會感到安心?

或許,對網上交易來說,交出個人具體信息,是完成交易、收悉貨品的必備步驟,很多人對此已習以為常。但網購一次,就要從此不停收到網購店鋪的垃圾短信﹔購物不滿意給差評,就可能遭到店主持續的電話騷擾,甚至採用寄大便、呼死你的方式來報復﹔快遞員工素質參差不齊,在快遞寄送過程中個人信息泄露,導致個人信息被“刷鑽”店鋪濫用,被企業拿去做商業信息調查,被用於制造“假包裹”進行詐騙,甚至因信息泄露引發入室搶劫案……這些,無時無刻不在提醒著我們,信息安全不僅事關個人隱私權,更與個體人身安全等權利息息相關。

在信息被泄露的情境下,強調快遞人員素質,當然有其必要。新聞報道就說,泄露的個人快遞信息“來源於各地快遞員”。以法律懲處違法出售公民信息者,警示這種行為,理應成為替公民信息安全兜底的底線。但如今的問題,很顯然已經不是要遏住個體徇私逐利的手那麼簡單,而是整個互聯網電商、快遞行業對公民個人信息安全的無視,已經到了視若空氣的地步。很顯然,如果互聯網、快遞行業連起碼的個人信息保護制度也沒有建立,販賣個人信息缺乏起碼的違法、違規成本,又怎麼可能遏制住來勢洶洶的信息泄露風險?

在坐享互聯網經濟帶來的巨大蛋糕的同時,互聯網電商、快遞行業也應該給這張巨大的經濟網絡,好好修補一下安全漏洞了。在這樣的信息社會,消費者無論怎麼設防,恐怕都不得不面對必須提供個人信息的現實。既然個體將信息交托於網絡和快遞行業,那麼后者就理應負擔起維護安全的起碼職責,建立常態化的信息安全保護機制,保障公民信息安全。這一點,無論是與網絡交互的電商、快遞行業,還是網絡外,直接與個人信息關聯的銀行、通訊行業,都概莫能外。

至於直接侵犯公民信息安全的犯罪行為,以法律手段懲處,公共部門的日常監管更不能缺位。隻有以法律和日常保護制度為信息安全兜底,公民個人信息才不會從一個個毫不受控制的出口無端流出。(李妍)

分享到:

(責編:王昕)

相關新聞 >

視頻 >

  • 女毒販讓嬰兒吸毒女毒販讓嬰兒吸毒
  • 女生學校裡遭群打女生學校裡遭群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