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國資委主任王勇昨日在十八大中央企業系統代表團開放團組會上強調,國有企業的效益要綜合考慮,一方面是社會效益,另一方面是經濟效益,綜合來看,國有企業的效益不低於其他所有制企業。 |
新華網 轉自 《証券時報》
國資委主任王勇昨日在十八大中央企業系統代表團開放團組會上強調,國有企業的效益要綜合考慮,一方面是社會效益,另一方面是經濟效益,綜合來看,國有企業的效益不低於其他所有制企業。
他說,由於歷史遺留的問題,國有企業現在還承擔著比較重的企業辦社會責任,這對國有企業來說是沉重的負擔,這部分成本使得國有企業的成本構成與其他類型所有制企業很不同。
此前,王勇向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作了國企改革與發展工作情況匯報,其中明確提到,中央企業還有醫院、學校和管理的社區等辦社會職能機構8000多個,對這些機構的費用補貼每年多達幾百億元。消息披露之后曾引來外界質疑,認為國企利潤豐厚,國家不應對其進行補貼。
國資委副主任邵寧昨日在同一場合回應稱,國有企業辦社會實際上是負擔,而不是國家掏錢補貼國有企業。他說,國企辦社會是歷史遺留問題,在傳統體制下,由於一些國企遠離城市,一些公共服務需要企業自己來辦,這些機構無法盈利,企業必須給予補貼。隨著國企改革深入之后,企業的一部分社會職能分離,在這個方向上取得了進展,但是改革的任務還沒有完成,所以在央企層面還存在8000多家承擔社會職能的機構,企業得為這些機構提供補貼,但這些補貼不是國家為央企出的。
關於國有企業下一步改革的問題,王勇昨日表示,方向上還是要更加市場化,不斷增加活力和影響力。他說,國企的投資不僅僅考慮短期利益,有時候還要從長期角度考慮為股東謀取回報,有些投資的成本回收期較長,短期內無法帶來回報,但長期可以獲得穩定回報。
他說,中國要繼續提升經濟的對外開放水平,全球化在逐步深入,國有企業的對外開放也是堅定不移的。所以說,國企同樣是國內國外兩個戰場,要到全世界領域去尋找商機,為股東創造回報。“不管是哪個國家,什麼類型的企業,隻要是符合企業和股東的利益,都會到國外去尋找商機和尋求發展。”
關於國有企業數量多少問題,王勇認為不能機械看待。他說,在不同國家、不同時期和不同社會發展階段,存在著各種類型的企業,這些企業的比例大小也是在不斷變化,歐洲在一段時期內國有企業佔比也是非常高,現在一些國家的國企佔比仍然很高。中國的國有企業按照改革發展需要,要同其他所有制類型企業公平競爭,當然也要不斷調整,有進有退,這是符合市場規律和調整市場結構需要的。(記者 賈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