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兩岸之間經歷的風雨越多,就越會覺得“九二共識”的形成彌足珍貴,兩岸美好前景的建構,都必須以堅持“九二共識”為前提﹔兩岸關系和平發展,都必須以堅持“九二共識”作為基礎﹔它不只是兩岸事務性協商的基礎,更是未來兩岸關系持續和平發展的重要基礎。 |
“九二共識”20周年紀念日即將來臨,上周,媒體輿論已經開始迫不及待的預熱,回顧兩岸關系這20年發展的心路歷程,正如有關專家所言:兩岸之間經歷的風雨越多,就越會覺得“九二共識”的形成彌足珍貴,兩岸美好前景的建構,都必須以堅持“九二共識”為前提﹔兩岸關系和平發展,都必須以堅持“九二共識”作為基礎﹔它不只是兩岸事務性協商的基礎,更是未來兩岸關系持續和平發展的重要基礎。
上周島內仍舊不可開交,民進黨兩岸政策再度觸礁,所有輿論都指向批評民進黨的兩岸政策,民進黨想用一路和稀泥的模糊態度蒙騙選民,此路看來是行不通了。此外,國民黨40年前定下的公務人員退休待遇,如今遭到在野黨及社會各階層的猛烈抨擊,面對民進黨的窮追猛打以及民眾的疑慮,台當局又該如何解套?
回顧“九二共識”20年:兩岸風雨同舟
1992年,海協會與海基會經兩岸雙方分別授權,達成“九二共識”。20年過去了,兩岸在“九二共識”的基礎上,不斷地進步與融合。如今,兩岸關系呈現出“大交流,大合作,大發展”的大好局勢。“九二共識”的達成雖經歷波折,但最終取得了重大成就。
海峽之聲上周刊登五期連載分別用實實在在的共識、兩岸政治智慧的結晶、和平發展的保証、繼往開來的基石等來評價“九二共識”。
中國統一聯盟主席紀欣25日表示,沒有“九二共識”就沒有和平發展。
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院長助理嚴安林認為:如果把當前的兩岸關系比作一條乘風破浪的大船,那“九二共識”就是兩岸和平發展的壓倉石。
北京聯合大學台灣研究院劉紅教授認為,20年來兩岸關系發展的歷程表明,能否積極對待“九二共識”,歸根結底取決於是否真心希望兩岸關系和平穩定發展。
台灣世新大學教授游梓翔指出,“九二共識”不只是兩岸事務性協商的基礎,更是未來兩岸關系持續和平發展的重要基礎。
民進黨兩岸政策再度觸礁
民進黨兩岸路線問題一直是各界關注的焦點。從轉型到內斗,從未見民進黨內有新的好的創舉出現,反而在一步步的自我消耗。
香港《大公報》26日表示,蘇貞昌為了個人權力,甘願抱殘守缺,不顧黨的政治生命。但如果民進黨已病入膏肓,蘇貞昌的政治前途何在?
香港中評社26日直言,民進黨主席的兩岸政策糊裡糊涂,不知所雲,有氣無力,吞吞吐吐。
有島內分析人士認為,盡管綠營已經意識到需要調整大陸政策以適應兩岸關系快速發展的現狀,但“逢中必反”的偏執和病態的“恐陸症”絲毫沒有改變。
台灣《中央日報》28日指出,蘇謝或許並沒有合不合的問題,蘇貞昌對很多議題都沒有很明確的立場,讓民進黨員看不出黨的方向,民進黨如期望重返“執政”,黨中央應定出黨的策略和目標,有明確節奏、目標及時辰,而非一路和稀泥。
台灣社會陷入“特權退休待遇”風暴
台灣勞保基金(養老金)日前傳出瀕臨破產的消息,大眾恐慌的同時,享有優厚待遇的退休軍公教人員被推到風口浪尖成了眾矢之的。連日來,民進黨團在“立法院”展開輪番轟炸,要求刪除退休公務人員年終慰問金。
台灣《中央日報》網絡報24日指出,有人不希望看到勞保、公保成為階級斗爭,這些人未免犬儒,因為民進黨最擅長搞挑撥分化,制造族群矛盾,這個機會他們豈會放過?
台灣政治大學法學院院長郭明政表示,軍公教退休福利的支出今后還將急劇上升,“如此沉重負擔,不只是退撫制度的破產問題,甚至會導致台灣破產。”
《人民日報海外版》24日指出,馬英九當局陷入兩難,若不作改變,抗議聲勢必高漲,但大幅調整也將引發軍公教人員的反彈。(高斯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