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對於反對開放異地高考的京籍家長們,不妨抱以同情之理解。但因為開放異地高考政策是著眼於一種更公平合理高考制度的建立,且有助於進一步拆除戶籍藩籬,那麼就該堅定不移地予以推進,不為任何干擾所惑 |
對於反對開放異地高考的京籍家長們,不妨抱以同情之理解。但因為開放異地高考政策是著眼於一種更公平合理高考制度的建立,且有助於進一步拆除戶籍藩籬,那麼就該堅定不移地予以推進,不為任何干擾所惑。
前天上午,20余名北京籍家長代表到訪北京市教委信訪辦,明確提出反對開放異地高考的訴求,理由包括“外籍孩子素質極差,打架斗毆帶壞了本地小孩”、“外籍孩子不斷涌入,佔用了過多的本地教育資源”等等。這一事件經媒體報道后,引發激烈爭論。
這20余名京籍家長的行為,同開放異地高考新政緊密相聯。前不久,教育部等四部委聯合制定的 《關於做好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接受義務教育后在當地參加升學考試工作的意見》,被外界解讀為逐步開放異地高考的信號,也受到普遍歡迎。如今部分京籍家長到當地教委反對開放異地高考之舉,自然招致批評,不少網友認為這是“對特權的公然維護”和“極端自私的表現”。
異地高考問題的背后,是戶籍制度問題,而一直以來,因戶籍制度帶來的種種不公也飽遭詬病。就此而言,人們對一些京籍家長的不滿,也有對戶籍制度反感的“情緒轉移”。戶籍藩籬該不該被拆除毋庸贅言,開放異地高考也是大勢所趨,但在一個開放的社會裡,應允許多元意見表達,即使一些聲音未必悅耳,也值得耐心傾聽,深入探究反對開放異地高考聲音背后的理由,或許有助於我們更好地構建一個公平合理的高考制度。
京籍家長反對開放異地高考,說到底是不願意因戶籍帶來的特殊福利被稀釋。北京高校雲集,優質教育資源集中,同樣是考清華、北大,有北京戶口的學生錄取分數要比外地學生低一大截,這樣的特殊待遇,誰都不願放手。現在的問題是,這種特殊待遇是怎麼來的,其背后的邏輯支撐又是什麼?
在我國,地方院校由地方財政支撐不必多言,而掌握優質教育資源的部屬院校的投入,則採取中央與地方財政共擔模式。地方既然出了錢,自然要開出相應的“條件”,一些優質院校招生政策向本地學生傾斜,也“水到渠成”。在地方政府看來,自己出了錢,對高校給予方方面面的照顧,享受一點“特殊待遇”理所應當﹔在這些地方的戶籍居民看來,財政供養高校的錢來自納稅人,自己理所當然地應享受到“特殊待遇”﹔在高校看來,在人家的地盤上辦學,須仰仗地方之處頗多,以政策傾斜換取政策照顧,也合情合理﹔但在這些地方之外的人們和非戶籍人士看來,“公”字頭的優質教育資源被當做利益交換、瓜分,當然不公平。
戶籍制度不僅扭曲了高考招生規則,且圍繞這種制度早已形成了一種穩固自洽的利益結構。想擁有北京、上海等城市的戶籍不容易,民間有關一個北京戶口價值數十萬的傳言也未必全是捕風捉影。一些人花大代價獲取戶籍的目的,說到底就是沖著特權而來,這種利益模式的形成和主導,正是政府部門。如今官方出台政策推動開放異地高考,實際上已觸動了既有的利益模式,但因為利益結構的根基並未發生改變,因而難免出現碰撞和摩擦。而政府因為同時扮演者“主導者”和“改革者”兩種角色,在推動開放異地高考之時,也難逃“政府請客,公眾買單”的指摘。
由此出發,對於反對開放異地高考的京籍家長們,不妨抱以同情之理解。但因為開放異地高考政策是著眼於一種更公平合理高考制度的建立,且有助於進一步拆除戶籍藩籬,那麼就該堅定不移地予以推進,不為任何干擾所惑。
有必要指出的是,此次出台的開放異地高考政策並未一刀切,而是給北京、上海等優質教育資源集中地區留下充分的緩沖期。換言之,對於這些地方而言,改革將是平穩和漸進式的,因此部分戶籍居民過於激烈的反應亦不可取。
而除了拿出開放異地高考的政策,對於高校投入的資金分攤模式,也有必要調整和完善。若高校仰仗地方財政的局面不改變,教育資源就很難做到公平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