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筆者並非刻意地在描述鄉村的衰敗和落寞,更無意夸大鄉村的空寂與無奈,當然,也難用語言來表達自己矛盾的心境,隻得借用馮至的詩句了:為什麼我的眼裡常含著淚水?因為我對這片土地愛得深沉——該拿什麼來拯救呢?我深愛著的鄉下老家。 |
每一次回鄉下老家,心中就涌起三分欣喜七分沉重……
喜的是——現在的農民種田不用交糧谷,糧食直補實惠多,特困農民有低保,農村醫保保健康,村村戶戶大變樣,幢幢高樓是農舍,部部小車開進庄……農村越來越富裕,越來越城鎮化、現代化了。
沉重的是——如今的鄉下老家很難覓出早先的影子:藍天不再是那麼碧藍,白雲不再那麼雪白,清風不再那麼清新﹔舊日小木橋改成了水泥大橋,昔日清亮的小溪變得混濁,溪旁簡直成了一個“垃圾處理場”。渠道裡除了漂著一些臟兮兮的水本植物和令人作嘔的黑綠色浮游生物,竟沒發現有一種魚類在游……古樹從村后的小山上消失了,樹上老藤沒有了痕跡,烏鴉早已沒有了蹤影﹔村子的石板路被水泥取代了,……最令人不安的是:現在政府政策好,農村的醫保,治病不用花多少錢,可村裡年輕人患病的卻越來越多,腦溢血、心臟病、糖尿病、癌症竟成了鄉下人常見病,近年來,年輕人死得比老人還多……
村裡舊屋基本上沒有人居住了,成為名副其實的“空心村”,村裡人不是搬到了村外公路旁建了新房,就是在廣東打工長期不回來了。村子裡除了一些四處亂竄的野孩子,大多是白發蒼蒼的老年人,稀稀拉拉還可以看到少數年輕婦女(因為孩子沒有人可托付)——鄉村的天空就全靠這“619938部隊”支撐著。農村的文化狀況更是成了一個令人不安的荒漠地帶:不知從何時起,電影放映隊再也不來鄉下,露天電影隻能是鄉下人永久的記憶﹔雖然村村有了文化活動中心,但那裡除了村委會一年召開幾次黨員(或組長)會,搞搞選舉,舉行下新黨員宣誓儀式,就再無什麼活動了﹔還有村裡的“農家書屋”——這個曾被譽為“富了腦袋富口袋”的惠民工程,則成為村裡唯一的“農家藏書屋”,如果沒有上級領導的檢查,它是不會向農民開放的。此外,隨著鄉村小學的撤離,村落少有了朗朗的讀書聲,從此,鄉下寧靜的天空正在被麻將聲、黑網吧、六合彩和算命打卦的喧囂聲劃破……
筆者並非刻意地在描述鄉村的衰敗和落寞,更無意夸大鄉村的空寂與無奈,當然,也難用語言來表達自己矛盾的心境,隻得借用馮至的詩句了:為什麼我的眼裡常含著淚水?因為我對這片土地愛得深沉——該拿什麼來拯救呢?我深愛著的鄉下老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