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資ABC
●統計出來的工資是真的嗎,怎麼和我的情況差別那麼大——
工資是什麼
工資是勞動者收入的主要部分。
統計口徑的工資,包括基本工資、獎金、津貼和補貼、加班工資、單位從個人工資裡代扣代繳的養老、失業、醫療、住房公積金費用等,並且是稅前工資。
為什麼很多人覺得自己工資和單位公布的工資以及統計的工資水平有差距,往往是因為有些人隻把基本工資當工資,不把獎金、津補貼等算在內,多數人還會忽略單位代扣代繳的費用。
另外,平均工資是一個統計概念。一部分人群的工資快速增長會拉高“平均數”,從而掩蓋另一部分職工工資增長緩慢、工資水平相對較低的情況。
●年齡差不多、工齡差不多,為什麼你工資高、我工資低——
工資高低由啥決定
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工資表現為勞動力的市場價格,用人單位依法擁有分配自主權。
這種體制下,職工,特別是企業職工工資的增長主要取決於四方面的因素:
一是勞動力市場供求,勞動力供過於求,工資上漲難,勞動力供不應求,工資漲得快。“年薪20萬元招高級技師”、“月嫂月薪上萬”的背后就是供不應求。
二是勞動者本身的人力資本投入,受教育程度較高的勞動者往往勞動報酬也較高。雖然某個個體、某一具體時段不一定都是這樣,但平均水平、較長的時間,會呈現出這種趨勢。
三是用人單位的經濟效益和勞動者為用人單位提供的勞動數量和質量。通常效益好的單位,員工待遇也比較好,在單位裡處於關鍵崗位、干得多、干得好、貢獻大的,往往工資水平會更高一些。
四是用人單位是否建立了工資集體協商機制,勞資雙方協商力量的強弱也影響著工資水平的高低。
此外,職工工資也受同行業、同地區社會平均工資水平的影響。當然,漲工資要以提高勞動生產率、提高員工素質,進一步做大蛋糕為前提,這樣工資增長才可持續。
●政府怎麼隻漲最低工資,不直接漲其他人工資——
漲工資,政府職責有哪些
“十二五”規劃綱要明確,工資增長機制的形成原則是“市場機制調節、企業自主分配、平等協商確定、政府監督指導”。這意味著,政府對工資的管理主要表現為宏觀、間接的調控,不宜“一刀切”地強制所有企業按一個比例漲工資。具體說來,政府的職責主要體現在五方面。
一是提低保底。合理穩步提高最低工資標准,健全工資支付保障機制,既能夠直接拉動低收入員工工資的增長,還能夠規范工資的按時足額支付。
二是引導推進工資集體協商。現代勞動力市場中的工資水平不僅受到供求關系的影響,還受到勞資雙方集體協商的影響。政府應通過經濟、法律、信息手段等促進職工工資平等協商機制的形成,使職工敢談、會談,企業願談,最終談得攏,促使職工工資合理增長,勞資互利雙贏。
三是加強勞動保障監察,切實維護勞動者勞動報酬權益。
四是健全企業薪酬調查制度,定期進行公務員和企業相當人員工資水平的調查比較,根據企業職工工資水平變動情況,相應安排機關事業單位人員工資的合理增長。
五是通過幫助勞動密集型中小企業改善生產經營環境,進一步減輕其稅費負擔,幫助其提高勞動生產率,使之有能力給員工增加工資。
此外,在促進職工漲工資的過程中,還要通過多種手段調節偏高過高工資,力爭逐步縮小不合理的工資差距。(中國勞動學會副會長 蘇海南)
鏈接
2012年我國工資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穩步推進,規范公務員津貼補貼、事業單位實施績效工資工作有序進行,年內有23個省份上調了最低工資標准。從2008年到2012年的5年間,全國最低工資標准年均增幅12.6%。
2012年前三季度,全國有20個省份發布2012年度工資指導線,基准線普遍在14%左右。工資指導線包括基准線、下線以及上線。其中基准線指平均增長幅度,其增長狀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個地區就業狀況和勞動力市場價格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