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蘭考縣“1·4”火災事故的情況通報1月5日通過多種渠道公布,在7個幼兒逝去的沉痛事實面前,通報的文風更顯怪誕。 |
1月5日,河南蘭考縣“1.04”火災發生后,蘭考縣對袁厲害收養的其他10名孩子進行安置。1月4日上午,河南省蘭考縣城關鎮一居民樓發生火災,事故造成4名孩童當場死亡,3名在送醫院途中死亡…
孩子收拾行李奔向開往市福利院的汽車。中新社發 王中舉 攝
原標題:新華時評:蘭考火災事故通報的文風怪誕
新華網北京1月6日電(記者鹿永建)蘭考縣“1·4”火災事故的情況通報1月5日通過多種渠道公布,在7個幼兒逝去的沉痛事實面前,通報的文風更顯怪誕。
一場事故的通報,相當程度成為有關領導的功勞簿。不但有市縣領導“高度重視”“重要批示”,還有各級領導“親赴現場”“親臨蘭考指導工作”“親臨一線”,其居高臨下、自証有功的味道躍然紙上。
說到袁厲害收養棄嬰這個要害,通報難覓當地政府對殘棄兒的責任擔當,卻歷數自願獻愛心二十多年的公民袁厲害的三個不符合收養條件。公民知其不可為而為之,政府倒像旁觀者了。
正如有人所說,如果沒有袁厲害的愛心和持續,她收養的多名棄兒或許不等火災早已沒命。她補充當地公辦福利院之缺,是任何人都不能否認的事實。有關方面沒有直說默許民間愛心行為是好心犯錯誤,卻清楚地告訴世人,政府部門“監管不力、有意寬於管理”是工作的漏洞所在。照此推論,如果有關部門加強監管、不寬於管理,這些孩子很可能無人收養、無人覺察地先后死去,就不會集中死於火災。這是何等冷酷的邏輯。
文風就是作風,文風就是黨風,文風也是各級黨政負責人以什麼樣的態度對待民生問題的試金石。干部改變外在的文風,其實要先有內心的改變﹔隻有真正把自己當成人民的仆人,以為人民服務為自覺追求,而不是當官做老爺,才可能改變八股文風,去掉居高臨下的作風。期待有關地方干部意識到自己思想深處的不足,承認工作的巨大差距,擔起人民賦予的責任,抓緊學習研究,改文風變作風,減少類似悲劇發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