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個好現象是,中央政治局關於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系群眾的“八項規定”,自上而下地引領著政壇新風,尤其是中央領導率先垂范踐行新規定,習近平到深圳不管制不清場,李克強到基層調研考察車隊一樣等紅燈,聽民聲不擾民,高層簡朴務實的工作作風在贏得輿論贊賞的同時,也為各級官員樹立了典范。各地都在積極響應改文風轉作風,大橋通車無儀式,開會無花盆水果,砍文山會海,走基層吃泡面吃自助餐,一改昔日脫離群眾的特權作風,形成一股“與民眾在一起”的政壇新風。 |
一個好現象是,中央政治局關於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系群眾的“八項規定”,自上而下地引領著政壇新風,尤其是中央領導率先垂范踐行新規定,習近平到深圳不管制不清場,李克強到基層調研考察車隊一樣等紅燈,聽民聲不擾民,高層簡朴務實的工作作風在贏得輿論贊賞的同時,也為各級官員樹立了典范。各地都在積極響應改文風轉作風,大橋通車無儀式,開會無花盆水果,砍文山會海,走基層吃泡面吃自助餐,一改昔日脫離群眾的特權作風,形成一股“與民眾在一起”的政壇新風。
不過得警惕一種傾向,就是“八項規定”的好經千萬別被根深蒂固的形式主義病念歪了,不能僵化和淺表地理解“簡朴務實”,更不能為了作秀而走向另一個極端。
近來某省作出一項新的規定,省委省政府和省直部門負責同志到鄉(鎮)、村調研一律自帶干糧、方便面,不給基層增加負擔。初衷是很好的,倡簡朴之風,這種看似苛刻的要求也有貼近民生的現實考量,因為還有不少貧困鄉村,“自帶干糧”對基層鄉村特別是貧困鄉村來說是減負之舉。
不過細細想來,“一律自帶干糧”還真不是太有必要。倡簡朴之風,別像過去那樣到基層胡吃海喝還捎帶就好了,“自帶干糧”就有點兒過了。其實,官員下基層跟老百姓一起吃飯聊天,老百姓吃什麼自己跟著吃什麼,添雙筷子添個板凳,一邊吃一邊拉家常,反而更有人情味兒。既拉近了與百姓的距離,又能體會百姓的疾苦,也讓人感到親切。“自帶干糧”則太造作了。
過去一些官員下去考察住豪華酒店、吃豪華午餐、抽中華煙喝茅台酒是一種極端,如今“一律自帶干糧”則可能是另一種極端。公款吃喝是脫離人民群眾,“自帶干糧”也並沒有密切聯系群眾,造作中也讓群眾產生隔閡感。倡導新風需要一種自然的、順應民意的轉彎,而不是僵化地理解“八項規定”。好像越簡朴、簡朴到了極端,就越顯示對“八項規定”貫徹得多麼好。
中央的“八項規定”,不是讓官員秀廉政、秀親民、秀簡朴,好像形式上越不花錢,穿得越破、吃得越差就越顯示親民,而是要發自內心、由內而外地轉變那種高高在上、居高臨下、脫離群眾的陋習和歪風。比如,對官員的吃喝問題,公眾並沒有那麼不通情達理,並不苛求官員下基層得餓著肚子,像老百姓平常那樣吃飯就可以了。不能因為花的是納稅人的錢就不當錢了,奢侈浪費胡吃海喝。同樣,在開會問題上,不是比寒酸,不是比誰更不花錢,去除那些不必要的花費就可以了,該花錢的地方還要花,關鍵是老百姓要看到支出,看到錢是怎麼花的。
所以,在這些問題上需要合乎人情,而不必造作﹔重要的是尊重民眾的感覺,回應真實的民意期待,而不是以自我為中心去“秀”。比如,如今很多地方在開會時不擺花盆了,沒有儀仗了,對外界宣稱這種“簡朴務實”之舉節省了多少錢,似乎成為一種踐行“八項規定”的莫大政績。其實老百姓最想看到的不是表面上的“簡朴”,而是想清楚地看到政府的行政支出,開一個會到底花多少錢。不要以形式上的“簡朴”和道德上的美感回避真實的民意期待。
作風的改變,需要由內而外深層次的變化,而不是“比窮、比寒酸”,不是把“八項規定”當成對上負責的政治任務。各級政府和官員要讀懂中央“八項規定”的深層含義,而不能刻舟求劍。真正地融入民眾中去,回應公眾真切的期待,比“自帶干糧”重要多了。“八項規定”不是簡單的教條,不是一種自上而下的行政要求,它需要官員俯身走到民眾中去,帶著對主人的敬畏去履行一個服務者的職責,民眾的期待比“八項規定”重要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