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情·期盼 家人衣櫃裡貼著假期表,盼孩子回家。(圖源:揚子晚報)
看“裝腔指南”
春節期間每個人都渴望“衣錦還鄉”,但對於不少“新城裡人”來說,想“有面子”地回家卻不容易。鑒於此,有網友整理出一份《春節衣錦還鄉裝腔指南》,其中不乏“裝有權,裝有錢,裝成功人士,核心是物質”這樣的犀利語言,也有不少具體的“裝腔措施”。
今天,春節七天長假已經正式結束,返程的人們重新走向工作崗位。那麼,這個春節期間,回老家過年的你是一副“真面孔”,還是也“裝”了呢?昨天,揚子晚報記者採訪了部分“新南京人”,發現“裝”的還真不少。不過,他們“裝腔”的背后,可不只是虛榮那麼簡單……
為了讓爸媽放心,裝!
近來,一道“算術題”在網上躥紅:假如父母再活30年,假如自己平均每年回家1次,每次5天,減去聚會應酬和睡覺等時間,30年真正能陪在父母身邊的大約隻有720小時,也就是1個月。
“一年到頭就回家這麼幾天,能跟父母訴苦嗎?”面對揚子晚報記者,有受訪者無奈地表示,不得不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