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網3月6日電 溫家寶總理昨(5日)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對港澳方針政策著墨不多,香港《大公報》6日就此刊文指出,這不能說中央對港澳工作的不重視,反而應該看到溫家寶總理對香港從來都是充滿熱愛,香港民眾應銘記這一點。
文章摘編如下:
國務院總理溫家寶昨日在人民大會堂宣讀任內最后一份政府工作報告,對於香港人來說,最關注的莫過於當中對港澳事務的敘述。但令人多少感到意外的是,當中涉港澳的內容不足百字,可以說是十年來最少的一次,而過去常會提及的諸如鞏固四大中心地位等具體支持政策也一概略去不提。
香港有人據此認為,這是中央不再重視香港的體現。顯然,這是不了解情況的猜測,中央對港方針政策不可能發生重大變化。報告之所以有所簡略,其中最大原因或許在於,國務院過往已提出了多項支持香港的政策,現在存在的是如何落實好的問題。作為一份宏觀的政府工作報告,實在沒有必要年年再三強調已經提過的具體細節。
整份報告均有精簡
其實,細心的讀者或許也會發現,溫總理這份“謝幕”工作報告篇幅是近年以來最短的一份,隻用了不到2小時就讀完。翻查數據,溫家寶總理從2004年開始宣讀任內第一份政府工作報告以來,最長的一份是2008年,共有2.4萬字﹔過去3年則維持在1.8至2萬字左右(以宣讀當日的版本計算),而昨日的報告僅有1.5萬字左右,應該說是十年以來之“最”。從這一層意義來說,不僅是涉及港澳的內容減少,而是整份工作報告的所有內容都有不同程度的“瘦身”,港澳事務並非遭到“刻意”忽視。
為何溫總理“謝幕”報告會有如此精簡?
事實上,通觀整份報告,溫家寶沒有回避現存各類問題,反而用了更多的篇幅強調現存問題的嚴重性﹔他沒有花任何篇幅去自我表揚,反而在強調未來工作的艱巨性﹔他沒有對未來工作作太多的規劃,因為他要留給下任更大的空間。一如溫總理過去曾說過的一句話:“知我罪我,其惟春秋”。他主理國務院的十年功過,要留予人民與后世去評說,因此最后一份工作報告,他選擇了“能簡則簡”的負責態度。
回到港澳事務范疇,眾所周知,中央對港方針政策始終如一,中共十七大、十八大對有關內容作了十分清晰的表述,因此,盡管報告篇幅有所減少,但絕非意味中央“不再重視香港”。事實上,溫總理在此報告中也用僅有的篇幅強調了中央對港澳的堅定不移的支持:“我們要堅持‘一國兩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方針,團結廣大港澳同胞,保持香港、澳門長期繁榮穩定。”
十年“挺港”不遺余力
其次,過去十年來,溫總理從不掩飾他對香港的熱愛。除了每年都會在報告一再強調的原則性支持外,他都會因應當時香港遇到的問題及時給予積極回應。例如,04年因應CEPA剛簽署面臨落實問題,報告表示:“切實做好內地與香港、澳門建立更緊密經貿關系安排的工作。我們對香港、澳門的前景充滿信心。”05年進一步表示:“加強內地同香港、澳門在經貿、教育、科技、文化、衛生等領域的交流與合作,促進香港、澳門長期繁榮、穩定和發展。”
到2009年香港遭遇金融海嘯時,溫家寶一改過去工作報告的表述方法,更加具體地寫入支持香港渡過難關的政策內容。例如:“全力支持香港、澳門兩個特別行政區積極應對國際金融危機,保持繁榮穩定。進一步加強內地與港澳的合作,鞏固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促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加快推進與港澳地區貨物貿易的人民幣結算試點。不斷拓展粵港澳三地合作的深度和廣度。加快推動港珠澳大橋、港深機場鐵路、廣深港高速鐵路等基礎設施建設。擴大內地服務業對港澳的開放。”溫總理這一態度的表明,對香港渡過危機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溫家寶關愛香港民眾應銘記
此后的兩年,溫家寶一次又一次在報告中給予香港巨大的政策支持。如2010年首次明確提及:“支持香港鞏固並提升國際金融、貿易、航運中心地位,發展優勢產業,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2011年提出:“進一步提高內地與港澳合作的機制化水平,支持粵港澳深化區域合作,實現互利共贏。”2013年表明:“銜接和落實好支持港澳經濟社會發展的系列政策措施,大幅提升內地對港澳服務貿易開放水平,加快推進港珠澳大橋等基礎設施建設和對接,深化合作,支持港澳參與國際和區域經濟合作……支持香港鞏固和提升國際金融、貿易、航運中心地位,建設離岸人民幣業務中心。”
溫總理對香港的熱愛與支持已毋庸置疑,而實際上,過去多年來,中央支持香港的政策如建立人民幣業務中心、加快推進港珠澳大橋等基礎設施、深化合作等,需要香港進一步去消化、落實。對香港來說,中央政府支持政策已經到位,當前最大的工作在於落實、強化、自我提升。因此,在一項新的政策出台之前,政府工作報告沒有必要對過去已提出的政策再三著墨。這一點,相信香港各界應當深有體會。
過去十年來,香港屢次度過各種挑戰,這是中央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的結果,也與溫家寶總理個人對香港的深厚感情不無關系。在昨日溫總理略顯蒼老的面容上,以及他那胸懷家國情感的三次鞠躬,香港市民有理由為他獻上感激的“謝幕”掌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