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代表、廣東律師朱列玉質疑政府對央企“有些偏心”,目前壟斷企業的收入普遍高於社會平均水平。不過,央企收入高的觀點卻遭到全國人大代表、中石化茂名石油化工公司總經理余夕志的否認。余夕志反問道:“我們是中國第一大、世界第五大,但是老板的工資隻80多萬元。嚇到了吧?”(3月10日新快報)
央企高利潤、高收入、高福利,已不是什麼秘密,特別是央企高管的收入,更是高的令人咋舌、讓人羨慕不已。余夕志的一番話,大有使公眾撥開迷霧見天日的感覺。是啊,在很多國企高管看來,區區80萬算的了什麼,無足挂齒。年收入動輒上百萬,甚至上千萬的國企高管大有人在、毫不鮮見。
據國家統計局2012年5月份發布數據顯示,2011年城鎮非私營單位在崗職工平均工資42452元,私營單位在崗職工24556元。按照這樣計算,中石化老板這80萬年薪相當於城鎮非私營單位在崗職工近19年,私營單位在崗職工32年的收入。且不說普通工薪階層對這80萬年薪望塵莫及,即便是省部級公務員,一年下來,年收入估計也隻有十多萬而已。至於那些年薪上百萬,乃至上千萬的國企高管,相比廣大的工薪階層,更是有著天壤之別。從這個意義上講,絕大多數人都會被這80萬的年薪嚇倒了。
然而,相對這不算高的80萬年薪,這些央企高管們又做出了什麼突出貢獻呢?這些國企,多數都處於壟斷地位和基礎行業的位置,其規模大、利潤高、影響范圍廣。依靠國家政策或專有技術,佔據著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壟斷和主導著整個行業的生產與經營,如金融、電力、石油、煙草、鹽業、電信、鐵路等。可以說,這些行業完全不是靠先進的經營理念和靈活的營銷方式獲取高額利潤及高收入的,而是憑借對行政資源和自然資源的壟斷佔有,從而坐收“漁翁之利”。這也從一個側面折射出分配制度改革為什麼舉步維艱、阻力重重,所謂的的既得利益集團反對分配收入制度改革,動因或許就在於此。
壟斷地位造成的兩極分化或分配不公不容小覷。虧了是國家的,掙了是自己的,這種資源分配、資產收入的不公,不僅使經濟結構和分配關系遭到嚴重扭曲,並且吞噬著社會公平正義和生產效率,從而阻礙了科技創新和技術進步,影響了經濟社會發展,加大了貧富差距,滋生了腐敗土壤。進而影響到公眾利益,削弱了政府的公信力。
眾所周知,我國收入差距日益加劇,貧富懸殊繼續擴大,一個無可爭辯的事實是,壟斷行業的平均工資水平是一般行業的數倍以上。有鑒於此,2月初,國務院在批轉《關於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見》中指出,收入分配領域仍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突出問題,城鄉區域發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較大,收入分配秩序不規范,隱性收入、非法收入問題比較突出,部分群眾生活比較困難。
而要落實和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就必須發揮政府對收入分配的調控作用,規范收入分配秩序,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抑制國企過高的收入,這是縮小收入分配差距的關鍵所在。隻有這樣,才能在堅持和完善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的分配制度,在兼顧效率與公平的基礎上,維護社會公平正義與和諧穩定,讓全體國民共享改革發展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