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要撒謊?
“我說了假話,你也沒辦法追究我的責任。”福建代表團的一位全國人大代表在分組審議時說的一句話,道出了很多人不誠信的心理。
在全國人大代表、致公黨中央專職副主席嚴以新眼中,學校、科研院所這些本該是“淨土”的地方,也出現了不講誠信的現象。當個人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且不講誠信可以獲得更多利益時,一些人就可能放棄對誠信的堅守。
嚴以新認為,失信的成本與所得不成正比、信仰缺失、網絡不良文化等因素結合起來,影響了社會的誠信體系。一如“崩塌”不是在短時間內發生的,誠信體系的重建,需要從教育、道德和法律等多個維度入手。
全國政協委員司富春說,社會誠信缺失,既有外部環境的原因,也有個人自身的原因。其中,最重要的是人們對市場經濟的模糊認識和自身約束的缺失。
相比於一些發達國家已經建立的一套信用管理體系,九三學社中央提交的一份提案認為,雖然我國的企業和個人征信系統已初步建立,但還存在信息採集難和不准確等問題,政務誠信和司法公信管理體系則基本沒有建立。此外,部門間、地方間信用信息共享的機制尚不健全,共享渠道還未建立。
以政務誠信帶動社會誠信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大力加強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教育。推動誠信體系建設,以政務誠信帶動商務誠信和社會誠信,形成良好的社會風尚。
陳俊卿說,這體現了政府對誠信的重視,以及加大誠信建設力度的決心。
全國人大代表、南昌大學校長周文斌認為,政務誠信對於全社會誠信體系的示范引領作用不可小覷,當務之急是提高政府公信力,實現政務誠信。
一些代表委員在談及誠信體系建設時還認為,應逐步健全誠信法律法規體系,完善失信懲戒機制,加大懲罰力度。在借助法律手段對失信行為進行懲戒的基礎上,還應通過經濟懲罰和道德譴責等手段,提高失信成本。
九三學社中央在提案中建議,通過頂層制度設計,加強統籌協調,破除部門、地方之間的信息保護,積極發揮聯席會議等協調機構作用,加快制定和推廣信用信息標准體系,建立信用信息共享共用平台,實現不同部門、不同地方和不同行業間信用信息互聯互通,形成覆蓋全社會的信用信息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