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3月12日電 新加坡聯合早報12日刊載文章指出,中國的政府大部制改革的關鍵在於政府的職能調整。部門調整是“表”,而政府職能改革是“裡”。如果沒有政府職能改革,大部制改革就變成了部門合並、人員調整的游戲了。
文章摘編瑞如下:
備受矚目的新一輪大部制改革終於揭開面紗。毋庸諱言,大部制改革是經濟市場化發展的一個大方向,有助於加強各部門間的協調效率,避免出現政出多門、同一事務在各部門間交叉的現象﹔最重要的作用是政企分開,使政府部門向宏觀管理提升,避免直接干預市場。從改革開放實踐來看,總的趨勢是減少部門,給市場更大的空間。
自去年11月十八大報告提出“穩步推進大部門制改革,健全部門職責體系”之后,國內各界對中央政府實行新一輪大部制改革 十分期待。上個月底召開的中共十八屆二中全會給國務院機構改革定下的基調是“行政體制改革要深入推進政企分開、政資分開、政事分開、政社分開,健全部門職責體系,建設職能科學、結構優化、廉潔高效、人民滿意的服務型政府”。
而隨著全國“兩會”的召開,國內外對中國何時啟動大部制改革的關注再度升溫。從已經公布的機構改革內容來看,此次國務院機構改革強化了民生關注領域的改革。總體看來,此次國務院機構改革可謂“意義重大”、“小處著手”、“逐步推進”。
新一屆政府推動大部制改革,從某種意義上說,這應該是新一輪權力和利益調整的改革,它會與黨內反腐敗行動一樣,推動政府的改革。那麼,新一輪大部制改革如何改?改革的核心是什麼?關鍵又在哪裡?
在筆者看來,首先我們必須弄清楚一個問題,就是大部制改革不能簡單地一並了之。大部制改革的核心是進行職能調整,政府的職能要調整到政府該做的那些事上去,轉到提供公共服務上去。大部制改革就是要建立起政府與企業、社會的新關系。在大部制改革中,部門調整是“表”,而政府職能改革是“裡”。如果沒有政府職能改革,大部制改革就變成了部門合並、人員調整的游戲了。
有學者也曾表示,大部制改革應該突出三大目標,首先是要轉變政府職能,即政府該管的就管,不該管的就不管﹔其次是降低行政成本﹔第三是向社會分權,實現社會的共同管理。
另外,大部制改革要提高政府效率和公共服務的供應能力,但這並不等於精兵簡政。中國是大國,人口多、問題多、事情復雜,因此大國政府必然不是個小政府。有些部門就要強化,如環境資源保護、食品安全等﹔而另一些管錢審項目的事情則需要簡化。
總之,大部制改革是中國遲早要做的事,提升政府效率也是長期方向,但這一過程要逐漸來,而不是貿然地全面上馬,激烈推進。(周子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