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無論是搶奶粉或是搶口罩,就好像是“蝴蝶效應”,堪比“非典”時期的搶購板藍根、白醋、口罩,甲流襲來時的搶購大蒜的“瘋潮”。當謠言迅速蔓延時,一場全民參與的“搶物風潮”也就突然而至。背后凸顯的是民眾對於越來越頻繁發生的食品衛生安全事件感到恐懼和憂慮。此次兩會中,食品安全問題也成為各位代表委員與民眾百姓熱議的提案。 |
網友回復:
網友crystaln_n:
搶“奶粉”,想當年我需要奶粉那會兒,這東西根本不需要搶...
搶“鹽”?當時在上大學,食堂供應很足,沒必要搶...
搶“口罩”,搶了也不管事兒吧?
搶“水”,真渴急了啥沒毒的液體都得喝不是?...
網友心情小樹:
呵呵,我們家基本上不參與搶這搶那的各種活動,但我們樓上一老太太特積極,她不光是有什麼事兒時候搶,有時候因為小道消息說某種產品減價也會去搶,最神的是一次看見她讓她兒子搬了五箱方便面回家,五箱啊∼∼∼∼
網友財神寶庫:
我真沒搶過鹽,不過有一次我們家小區停電,樓上沒自來水,我搶過不少瓶裝水和桶裝水,那次把我可累壞了!
網友風聲:
老百姓搶這搶那的背后,其實透露出一個問題,就是百姓面對“危機”的方式,是寧可信其有而不可信其無,抱著“買點總是沒錯的”心理,幾個人這樣的心理和行為就可能引發更多人做出同樣的選擇。而這其中最關鍵的是政府部門是否能及時辟謠以解除百姓的疑慮,若讓信息公開透明成為常態,謠言也就失去了生存的空間。
網友翔與羊:
我覺得有點什麼事兒動不動就搶這搶那的人特傻,跟風的心理最要不得。但搶奶粉應該和其他區別開來,這是沒有辦法的辦法,奶粉這東西又談不上多貴,家庭條件稍微好點的誰不希望給孩子吃放心的健康的?其實我覺得香港政府應該做的是加大進口量和供應量,而不是限制入境的辦法。
網友賣女孩的小火柴:
話說我一個都木有搶過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