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首頁評論時政台灣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創投吉林南粵商城創新中原招商縣域環保創投成渝移民書畫IP電視華商滾動
海外網>>時政

你有沒有"癌症性格"?"太較真的人"易患癌【2】

2013年04月23日08:47    來源:新聞晚報        字號:
摘要:如果“糾結”是你常挂在嘴上的口頭禪,完美主義是你一向的追求,那可要留意了,這都屬於“癌症性格”。何裕民表示,除遺傳和生活方式外,性格與癌症也有密切關系。

今日熱點

“難得糊涂”、“別太認真”是良藥

何裕民說:“魯迅筆下的阿Q原本是中國舊時代農民的代表,但他的自我勝利法、自我安慰法等,我認為值得癌症患者學習,像阿Q這樣的人是不太會生癌的,即使生了癌,他恢復得也會比正常人要好,因為他善於自我安慰、自我調整。 ”

何裕民還記得有一名胰腺癌患者在剖腹探查時發現腫瘤已經裹住大血管,什麼都做不了,無奈隻得關腹。可家人還是哄她,胰腺癌已經除掉了。病人平時性格大大咧咧的,也沒想太多,便信以為真了。五個月后病情穩定,病人回去上班時,同事間的談話讓她得知了真相,不過對此,她也沒太大的反應,隻說,反正已經不痛了,腫瘤願意在裡面就讓它在裡面吧!正是這種樂天派的性格讓她不鑽牛角尖,不天天想著病情,生活得樂呵呵的,這樣整整13年過去了,可以說她已經戰勝了癌症。

何裕民說,不管是真心還是“裝”出來的“糊涂”態度,都有助於調節情緒,改善生理功能,調節免疫,從而促進康復。有些癌症病人的全面康復很大程度上受益於良好的生活態度和樂天的情緒。他建議,所有癌症患者在對待一些身體變化時,不妨“難得糊涂”些。必要的檢查與治療是不可少的,但許多情況下對有些小變化也 “別太認真”。要知道,天都有晴雨,月也有圓缺,小小的波動,很多時候只是種一過性的現象而已,隻要心定,加上積極對症的治療,雨天一定會轉晴的。

腫瘤患者更要學會“慢生活”

何裕民遇到過太多的患者,一經指點以后常常很后悔:“我當時就是想不通。就知道拼命,拼到后來都不知道是為了什麼?”很多人隻有到生了病才覺得:“我怎麼這麼糊涂,把命都賠上了。 ”

曾經有一個大學的辦公室主任來找他治療,患的是晚期卵巢癌。病人丈夫在一旁說道:“我夫人每天一睜開眼,就要考慮一大堆事情,回家來還有做不完的事,天天風風火火的。 ”何裕民便建議她換一個工作,學會自我調節,學會慢生活。最后,學校安排她到圖書館工作。她自己也開始努力學會放慢生活的步調,隻上半天班,把大部分時間放在養病上,每天幾乎都堅持鍛煉。如今兩年多了,總體控制情況還不錯。

何裕民表示,現如今,發達國家開始講究“慢生活”,這也是一種“回歸”。慢生活,是一種生活態度,是一種健康的心態,也是一種積極的奮斗,是對人生的高度自信。因此,要適度學會慢生活。學會適度放慢生活和工作的節奏。特別是對於那種拼命三郎的人,就應該這樣提醒他:生命沒有了,其他還有意義嗎?

分享到:

(責編:王昕)

相關新聞 >

視頻 >

  • 女毒販讓嬰兒吸毒女毒販讓嬰兒吸毒
  • 女生學校裡遭群打女生學校裡遭群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