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一輩子有兩個夢:一是禾下乘涼夢,夢想試驗田裡的超級雜交水稻長得有高粱那麼高,稻穗有掃把那麼長,谷粒有花生米那麼大,他坐在禾下悠閑地納涼﹔另一個是雜交水稻覆蓋全球夢。
“這就是我的中國夢,前一個是我真實做過的夢,后一個是我多年來的夢想。實現這兩個夢是我終生的追求。”袁隆平拿出兩張超級雜交稻照片遞給總書記。習近平站起來,身體前傾,伸手接過照片,仔細察看著。
袁隆平種植的第三期超級雜交稻,已如期甚至提前實現了畝產900公斤的目標,今年4月又啟動了畝產1000公斤的第四期超級雜交稻育種計劃。
“根據目前的研究進展,我們有信心在3年內達標。”面對總書記,這位年逾8旬的老人堅定表示,“科技進步永無止境。在我有生之年,畝產1000公斤我也不滿足,我還要向選育第五期、第六期超級雜交稻進軍,直到實現禾下乘涼夢。”他同時建議制定更加開放的政策,通過允許兩系法雜交水稻走出國門、扶持龍頭種業企業、將長沙打造成雜交水稻“國際種都”等方式,早日讓雜交水稻覆蓋全球。
總書記和大家一起為這位老科學家的豪邁氣概熱烈鼓掌。這掌聲,是為老人所作的重要貢獻而響,也是為老人的執著追求而響。
“我1998年去過你們那,當時咱們見過面。”總書記說,“我那時在福建當省委副書記,主管農業,十分關心種業問題。雜交稻育種,是一個很偉大的事業,要繼續抓好。”習近平對農業工作十分熟悉,對這位“雜交水稻之父”給予了充分肯定。
偉大的民族當有偉大的夢想,偉大的夢想引領偉大的事業。半個多世紀以來,幾代航天人奮力拼搏,取得了兩彈一星、載人航天、月球探測等一系列輝煌業績。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空間技術研究院載人飛船系統總設計師張柏楠剛從酒泉衛星發射基地趕來。他告訴總書記,近5年來,長征系列運載火箭實施了70次發射,成功將84顆衛星、3艘神舟飛船、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嫦娥二號月球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2011年和2012年,發射次數位居世界第二。
“第一是誰?”習近平問。
“俄羅斯。”張柏楠回答。
“航天事業既承載著民族的希望和夢想,也充滿著巨大的風險和挑戰。”張柏楠說,“使命因艱巨而光榮,人生因奮斗而精彩。中國夢吹響了凝聚中國力量的奮進號角,廣大中國航天人將牢記富國強軍的神聖使命,為實現航天強國夢不懈努力奮斗。”
聽完發言,習近平問張柏楠:“今年多大歲數?”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