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師從“中國預警機之父”王小謨院士的曹晨今年38歲,已先后參與和主持設計多種類型的預警機。他人生道路的選擇,還要從一場戰爭說起。 |
曹晨在預警機試驗平台前。張學峰攝
由於氣象條件和地形復雜,執行空投空降任務的直升機面臨著重重困難。空警—200預警機緊急升空,迅速掌控任務空域全局態勢,成為運輸救援直升機的“高空指揮所”,確保了空中救災行動的有序安全。
對於發生在蘆山抗震救災現場的這一幕,中國電子科學研究院研究員曹晨格外關注,因為空警-200是他參與設計的首型預警機。
師從“中國預警機之父”王小謨院士的曹晨今年38歲,已先后參與和主持設計多種類型的預警機。他人生道路的選擇,還要從一場戰爭說起。
1991年1月,海灣戰爭爆發。在這場戰爭中,以美國為首的多國部隊出動的預警機,在波斯灣上空多次指揮引導戰機出擊,迅速取得制空權和戰爭的主動權。
曹晨從小就是軍事迷,很早就從科普雜志上知道了預警機。在這次戰場上大顯身手的預警機,更是給他留下了深刻印象,以至於幾年后他將預警機設計作為自己的職業。碩士研究生畢業后,他成為王小謨院士帶的第一個博士,並在畢業后留在導師身邊當助手。
以色列飛機工業公司總裁莫沙克萊特曾經這樣說過:如果有了預警機,即使戰斗機數量隻有對手的一半,一樣能夠贏得戰爭。此言足以體現預警機在信息化戰場上的不可替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