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評論時政台灣香港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 新加坡吉林南粵魯東商城創新中原招商縣域環保創投成渝移民書畫IP電視 華商紙媒滾動
2013年07月24日09:38|來源:中評社|字號:
“何為中國夢?我以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就是中華民族近代最偉大的中國夢。”2012年11月29日,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在參觀中國國家博物館“復興之路”展覽時如此定義“中國夢”。
俄羅斯之聲電台7月18日報道《“中國夢”:地緣政治、民族主義和崛起》,摘要如下:
對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提出的“中國夢”的廣泛討論推動了中國和世界對中國命運和歷史作用的討論。中國新領導人如何看待全球背景下的“中國夢”?這個思想是否掩蓋著強硬的民族主義任務?
“中國夢”本身就是中國人的期望和訴求,因此提出這一問題與每一位中國人內心朝思暮想且沒能實現的願望相契合。“中國夢”包括的范圍很廣,從個人的發一展和致富到民族的復興和中國主宰世界這一集體訴求的實現。今年3月習近平強調了“中國夢”的意識形態內容,將這個夢想與進一步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聯系起來。人們認為這種說法不過是表面文章,並沒有改變對“中國夢”的理解。在中國,對“中國夢”的理解大大超越了社會主義的框架,包括“中國崛起”的國家和個人規劃。令北京頭痛的是,國外對“中國夢”有許許多多的不同解讀,對正在努力塑造的中國正面形象不總是增光添彩。西方的說法之一是假設認為在實現“中國夢”的過程中,中國與西方必將發生碰撞。
去年11月29日,剛剛擔任中共中央總書記的習近平在參觀國家博物館《復興之路》展覽時第一次提出“中國夢”。當時習近平談到了中國人的民族屈辱,一百多年來西方列強一直在阻止中國的民族復興,發動“鴉片戰爭”,強加“不平等條約”。一些中國專家火上澆油,開始提起外國在許多問題上對中國歷史欠賬,包括領土問題。帝國主義列強除了英法德傳統的殖民主義者外,還有沙皇俄國。
換句話說,“中國夢”其歷史部分不由自主地讓中國人感到某種憤慨。人們不禁要問:現代中國是否該饒恕過去的殖民者?中國現任領導人是否在暗示要為中華民族所遭受的“歷史屈辱”懲罰外國人?這一問題相當緊迫,特別是對於那些“有過錯的外國人”來說,因為中國的經濟和軍事實力日益強大。
這裡並不是要為帝國主義列強對中國的欺辱辯解,顯然西方列強給中國帶來了巨大損失,造成了中國人的貧窮。僅英國東印度公司的鴉片貿易就使中國成千上萬人喪生,損失了大量財富。令人難以理解的是個別專家煽風點火,大肆炒作。
內外兼收自成一體“中國夢”的另一個方面與“美國夢”有間接關系。
顯然,“中國夢”是個人發展的另一種選擇。的確,世界還不完全理解“中國夢”,而“美國夢”是人所共知的,它是個人的,首先是物質的夢想,追求富裕和個人主義。
有大量中國人同意這些標准。自由主義思想和西方價值觀在中國很有市場。
中國意識形態工作者將自己的價值觀解釋為:它包含了中國對全人類價值的傳統優秀理念。這裡指的是和諧理念,以社會價值為本。
對比這兩種夢想反映出中美之間的更深刻的對立。眼看著中國逐漸成長為超級大國,正在取代美國這個老牌的超級大國。
顯然,在中國的大國模式中,習近平提出的“中國夢”將在一段時間內承載著自己的意識形態和價值觀,它是這一模式的必要象征之一。
重要的是,不要讓“中國夢”變成軍事版的夢想或民族主義的夢想,或兩者的共生體。
很難說將來這兩難的選擇是否會更迫切,中國領導人會選擇什麼。也許,全面民族主義不會成為中國新領導人的主要權力資源,“中國夢”可能會內外兼收,保留各種內容和價值,各佔一定的比例,不走極端,民族主義在其中佔有合理比重。
也許,中國准備了兩套“中國夢”的方案。第一套對內使用,重點是反腐敗,爭取社會公正和富裕,保護環境、發展民主、力爭小康。第二套“中國夢”主要用於海外華人,包括數百萬反共但希望振興中華的華人,也適用於世界。中國對全球化的解釋是關鍵,關乎中國對世界的看法。上世紀90年代北京積極利用經濟全球化的成果,但是堅決反對將全人類價值觀強加給中國。如今中國在談論“重新全球化”。這意味著什麼?
顯然,北京希望提出自己的觀點。正如中國的政治學家指出的,西方價值觀不能成為重建世界秩序的唯一原則。同時指出,“中國夢”與“世界夢”密不可分,中國的成就對其他國家是一種推動。“新國際主義”一詞已經被中國政治家挂在嘴邊。
很難說,“世界夢”與“中國夢”到底有多少一致的內容,況且“世界夢”尚未完全形成。也許,在人類生存與發展的“世界夢”中,“中國夢”佔有自己的一席之地。(作者系俄羅斯科學院遠東研究所副所長謝爾蓋.盧賈寧)
(責編:王昕、蓋林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