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評論時政台灣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吉林陝西山東江西內蒙古南粵商城創新中原招商縣域環保創投成渝移民書畫華商滾動
2013年10月23日14:05|來源:中新網|字號:
中新網10月23日電 據中國政府網消息,10月18日,李克強總理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聽取半年多來國務院出台的促改革、調結構措施落實情況匯報,部署進一步抓好夯實經濟穩中向好基礎的相關工作。消息迅速引起媒體和網民高度關注。各大門戶網站紛紛在首頁頭條位置進行轉載,許多媒體刊登解讀文章。一些境外媒體也進行了報道評論。媒體和網民主要觀點:
一、認為新一屆政府調結構、穩增長政策已見成效,實現全年增長目標“板上釘釘”。新華網等媒體稱,新一屆政府履職以來,李克強總理已主持召開26次國務院常務會議,有序地圍繞調結構、穩增長、促改革推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為經濟平穩運行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動力。香港《星島日報》等媒體稱,新一屆政府穩增長、調結構的政策已見成效。《香港經濟日報》稱,消費佔經濟的比重逐季上調,反映增長動力的數據普遍呈向上之勢,中國經濟發展內生動力確實有所增強。路透中文網稱,得益於“穩增長”政策支持,中國三季度經濟增速一如預期反彈至7.8%,全年實現7.5%增長目標幾乎是“板上釘釘”。
二、認為當前經濟回升基礎尚不穩固,調結構、促改革仍要加大力度。路透中文網稱,沒有理由對中國經濟前景悲觀,但也不要過於樂觀,當前中國經濟回升的基礎尚不穩固。英國《金融時報》稱,在不造成經濟下滑的情況下,淘汰一種迄今廣泛成功的模式,是一種棘手的平衡努力。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張立群等表示,我國經濟運行整體向好,但是基礎並不穩固,特別在經濟內生增長能力的形成方面還有較大差距。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等表示,經濟依然屬於靠投資拉動的固有發展模式,未來調結構、促改革任務艱巨。新華網等媒體稱,要從原來依賴投資和出口驅動的粗放型增長,轉向依靠全要素生產率的提升,唯有依靠改革來完成。
三、高度評價會議部署強調結構調整,將為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注入“強心針”。《每日經濟新聞》等媒體稱,面臨穩增長壓力,很多地方在結構調整方面動力不足。為此,國務院常務會議專門部署進一步落實已出台的促改革調結構措施。張立群等人認為,會議明確進一步抓好政策落實,深化改革,推動產業轉型升級,為經濟發展開拓新的空間,既著眼當前,又兼顧長遠,非常重要。《經濟日報》等媒體稱,會議的相關部署,對於穩定市場預期、增強人民群眾對改革的信心十分重要。新華網等媒體稱,常務會議提出的四大要求,將為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注入一劑“強心針”。很多網民留言表示支持國務院促改革、調結構,認為相關措施已初顯成效,希望中央政府加快推進住房、醫療、養老等民生領域的改革,進一步縮小貧富差距、實現社會公平。
四、期盼完善制度、嚴格督查,切實疏通政令不暢的“堰塞湖”。《每日經濟新聞》援引廣東省社會科學綜合開發研究中心主任黎友煥等人觀點稱,轉型升級提了很多年,但地方往往碰到經濟下行就放棄了原則,採用保眼前數據的運動式投資,使得我國產業升級和經濟轉型一次次碰到阻力。新華網等媒體稱,要疏通政令不暢的“堰塞湖”,一是加快推進政府職能轉變,努力營造各類主體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二是必須發揮制度的激勵和約束作用,確保政策措施盡快“落地”。網民高度關注會議提出要解決“堰塞湖”,相關消息共吸引3萬余名網民參與評論。網民普遍認為解決政令不暢的“堰塞湖”刻不容緩,希望嚴格督查,強化懲戒。有網民稱,“開"堰塞"、去積弊、通政令,方能政通人和。”“其實不是政令不暢,而是懲戒太輕。”“讓公務員飯碗有壓力,改革才會真正有動力。”
(責編:邢若宸)
堰塞湖 結構措施 結構調整 改革任務 部署
網站地圖 | 關於海外網 | 廣告服務 | 海外網招聘 | 聯系我們 | 法律顧問:北京岳成律師事務所
海外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京ICP備12041252號
投稿郵箱:tougao@haiwainet.cn
Copyright © 2011-2013 by http://www.haiwainet.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