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評論時政台灣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吉林陝西山東江西內蒙古南粵商城創新中原招商縣域環保創投成渝移民書畫IP電視 華商滾動

海外網海外網>>時政>> 正文

經濟學人雜志:土地與國企改革將決定三中全會成敗

2013年11月11日09:37|來源:中國青年報|字號:

  在歐盟,關注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的官員和學者很多。他們了解三中全會的渠道雖然多種多樣,但主要途徑還是通過英語媒體。因為,英語媒體的內容及時豐富,分析深入全面。比如說,《經濟學家》雜志、《金融時報》、英國廣播公司(BBC)的廣播和電視節目,路透社播報的即時新聞,等等。

  可以說,這些英語媒體提供的信息和新聞構成了歐盟官員和學者了解三中全會的“主渠道”。這些媒體對11月9日至12日正在北京召開的三中全會進行了密切關注和及時報道,可謂“事無巨細、用心良苦”。

  路透社:隨時更新三中全會細節及分析

  在三中全會召開前,路透社盡可能地不斷更新相關會議細節,讀者可以感到其細致入微的報道風格。比如,該通訊社11月7日更新的下列信息便十分有趣:

  ◎即將召開的會議是中國共產黨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以往,三中全會往往具有中國實現經濟變革重大轉折意義。

  ◎為防走漏消息,與會者一般在會議期間不能離開開會的地方。會議消息一般在會議結束后才會公開。外國媒體和多數中國媒體都不允許進入。

  ◎在會議結束當天,新華社會發一篇很長的新聞稿,介紹會議成果。

  ◎過去全會都在北京京西賓館舉行,安保嚴密。此次三中全會舉行地點尚未公布。

  ◎外界普遍認為,此次三中全會的焦點是經濟改革,可能也會提及腐敗、環境、計劃生育等社會和政治議題,但幾乎可以肯定不會討論西方式政治改革。

  ◎因議程不同,各次會議的基調也可能大不相同。1978年,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作出了實行改革開放的重大決策。

  11月4日,路透社還發表文章說,中國政府釋放的信息十分明確,即中國經濟需向更平衡、可持續增長的模式轉型。中國新一屆領導層再次倡導和諧發展,其實際行動將最終驗証改革的胃口。

  以往,三中全會一直是中國重大經濟改革的跳板。中國改革開放以來,歷屆三中全會都承擔著促進經濟發展和深化經濟體制改革的重大使命。一些具有重大轉折意義的決策,多是在三中全會上作出的。三中全會已成為“改革”的代名詞,是觀察中國“后30年”變革的歷史線索。

  此次三中全會將為“中國此次改革會動真格的嗎”這個疑問提供一些早期線索。有觀察人士認為,會議聲明的基調和詳略安排能透露出政策的側重點:金融、財政、土地和行政改革、資源價格、社保改革等。這次會議將是習近平、李克強等中國新一屆領導人全面闡釋執政理念、推出深化改革路線圖的重要時點。

  BBC:對三中全會議題進行細致入微的分析

  11月4日BBC發文分析,此次三中全會的意義堪比1978年12月的三中全會。1978年三中全會后,中國在鄧小平領導下,開始了30多年的市場化改革道路。

  2013年的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是否會成為另一個1978年會議,或者至少會成為1993年的三中全會?后兩次會議為中國經濟的發展提供了徹底的大修補政策。

  現在,外界高度期望中國新一屆領導人能再次開啟如1993年的改革道路。中國1993年的改革,廢除了相當多的國有部門。到上世紀90年代中期,中國的國有企業由1000多萬家減少到不足30萬家。

  這次三中全會作出的決策,將會涉及開放市場、轉變政府職能和國企改革等。此外,還包括八大關鍵領域改革——減少行政審批、土地改革、財政改革、國企改革、促進綠色技術創新、加快競爭、開放服務業以及開放銀行業和其中涉及到的利率與匯率市場化。

  這是一項艱巨的任務,但對於中國經濟保持更加持續穩定的增長是必須的。首先,增加競爭可以提高生產效率,但這必須要進行國企改革。在中國國企佔據國民經濟的重要領域,如銀行業與通信領域。第二,建立社會保障體系,通過扶持貧困者和日益壯大的中產階級,利於重新平衡中國的經濟結構。這也是中國目前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所需要的,通過擴大內需來促進經濟增長。第三,促進金融改革。金融改革雖涉及到利率與匯率自由化,開放資本賬戶,允許更多的國外短期資本流入,但這些並不是優先改革的對象。因此,金融改革也成為爭論的焦點。中國極有可能更加開放金融市場,但現在究竟能開放到何種程度,仍有待見証。

  除此之外,中國的經濟改革還有很多問題需要關注,如債務、腐敗以及司法改革。中國的改革需要涉及到諸多領域。不過,中國作為世界上第二大經濟體,其改革定會受到世界的密切關注,因為這會影響到其他國家的發展。

  《金融時報》:既要挑戰既得利益又要面對老齡化問題

  《金融時報》11月8日發表社論說,習近平等“七常委”作為中共新一屆領導班子亮相人民大會堂,距今已近一年。人們對於他上任后能否發起新一輪政治經濟改革有很多期待。

  大家都明白,中國必須從依賴投資向拉動內需轉變,實現經濟再平衡。中國已經採取了一些積極措施。人民幣的確在升值,甚至已經讓一些出口商叫疼。但2008年金融危機以后推行的龐大刺激計劃讓早已臃腫的國企再度“充血”,使經濟增長對投資的依賴有增無減。

  投資在增多,經濟產出卻越來越少。這種形式無法長期維持,它會導致不良貸款升高。鋼鐵等行業長期的產能過剩正在扼殺盈利能力,並很可能導致通縮。中國亟須創新能力,而國企在這方面不大可能有突破。

  要施行必要的改革,就要挑戰既得利益。最好的選擇是,部分國企應該私有化。至少,這些國企應當被迫提高效率,參與競爭。此外,還需要實施相關的銀行業改革。中國政府採用了典型的“追趕模式”:人為壓低儲蓄利率,以便國有銀行能夠向其青睞的行業提供廉價融資。

  盡管改革充滿風險,應該謹慎展開,但中國該放棄壓低利率的做法了。如果儲蓄利率上升,消費者會感到更加富有﹔銀行向國企放貸的時候,也會對安全更有信心。銀行還更有可能向小型私營企業放貸,因為后者是創新力的源泉。

  這只是開始而已。戶籍制度改革討論已久,它必須讓農民能夠與現有城市居民平等地居住在城市中。地方政府應該實施房產稅,為其財政打下更堅實的基礎。中國還需要更加強健、更中立的司法體系,既能解決商業糾紛,也能解決企業與政府間的爭端。改革清單還有很長。

  這些改革非常艱難,但中國的執政黨別無選擇。除非實施實質性改革,中國經濟將很有可能失去動力。

  《金融時報》亞洲版主編發表評論認為,在中國領導人為三中全會作准備的時候,—個問題會浮出水面:這個國家正在迅速老齡化。

  中國人口老齡化非常迅速。中國人均壽命已從1949年的35歲升至今天的75歲,翻了一番有余,堪稱奇跡。與此同時,生育率卻驟降至1.5甚至更低,遠低於維持人口穩定所需的2.1。

  中國社會科學院人口學家蔡昉表示,中國將以史上最快的速度從勞動力過剩變為勞動力短缺。2011年,中國勞動人口首次出現萎縮,比任何人先前的預期都要提前了很多年。日本是在1990年前后走到類似轉折點的。這對中國來說可是個不祥的征兆,因為日本經濟正是在那之后不久便陷入了長達20年的停滯。那時,日本的生活水平已接近美國的90%。以購買力平價來衡量,中國人均收入仍不到美國的20%。蔡教授說:“毫無疑問,中國未富先老了。”

  因此,人口問題將是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難以回避的。

  《經濟學家》:土地與國企改革將決定會議成敗

  英國《經濟學家》雜志(11月2日至7日)的封面文章認為,如果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能夠在國企改革和農村土地制度改革兩個領域有大膽突破,那就証明會議及其開啟的變革確實“意義重大”。

  鄧小平啟動的改革進入了新時期,中國廉價勞動力不再無窮無盡,權勢大而效率不高的國企在扼制競爭、吞佔金融資源,大規模的資本配置不當把私營企業和普通存款客戶推向劣勢地位。

  關於國有企業改革,改革藍圖上未提及私有化,但習近平仍可用其他辦法使國企更商業化、更易於被問責。最佳做法是把國企所有權轉到國家社保基金名下,國企董事會成員由社保基金任命﹔還應該切斷國企享受廉價金融服務的優惠特權,繼續放鬆對利率、匯率和資本流動的管制,為人民幣完全可兌換鋪路。

  但從長遠來看,更重要的還是農村土地制度改革。這不僅因為逾13億中國人中近一半仍在農村,更是因為農村改革遲滯與地方政府財政危機互為牽連。地方黨政官員依賴“土地財政”太久,農村征地賣給開發商蓋樓看來弊大於利。(記者 張興慧)

 原標題:英媒密切關注三中全會 稱其具有實現經濟變革重大意義

 

(責編:邢若宸)

分享到:

分享到唐人街BBS

改革 國企改革 改革道路 經濟學人 金融時報

熱圖>

最新熱點>

驚!上海動物園飼養員被華南虎咬死(組圖)

娛樂炫圖>

最新排行

史海鉤沉>

精選圖片>

視頻>

論壇熱帖>

猜你喜歡>

地鐵女乘客被摸胸10分鐘 絲毫沒有察覺(組圖)

丈母娘不願保持不正當關系 充電器線勒死女婿

評論|時政|台灣|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滾動

吉林|陝西|山東|江西|內蒙古|南粵|商城|創新|中原|招商|縣域|環保|創投|成渝|移民|書畫|IP電視|華商

網站地圖 | 關於海外網 | 廣告服務 | 海外網招聘 | 聯系我們 | 法律顧問:北京岳成律師事務所
海外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京ICP備12041252號︱京ICP証130063號
投稿郵箱:tougao@haiwainet.cn
Copyright © 2011-2013 by http://www.haiwainet.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