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評論時政台灣香港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 新加坡吉林南粵魯東商城創新中原招商縣域環保創投成渝移民書畫IP電視 華商紙媒滾動
2014年04月02日00:38|來源:中國新聞網|字號:
中新社石家庄4月1日電 4月1日下午,當89歲的二戰期間被擄至日本的中國勞工幸存者張干梅老人在孫子攙扶下,拄著拐杖、佝僂著一步步向石家庄市中級人民法院立案大廳挪動時,數位幸存者遺屬和后代為其動容。
當日,來自石家庄的31名二戰期間被擄往日本的中國勞工及遺屬,通過律師向法院正式遞交狀告兩家日本企業的訴訟材料。
整個過程,滿頭白發、精神不振的張干梅一言不發,只是在痴痴地盯著起訴書。他的孫子說,昨天與爺爺相濡以沫的奶奶突然離世。爺爺大哭一場后,今天還是強烈要求家人攙扶他,坐車幾十裡來到省城法院。“他在堅持了卻自己最后的心願。”
二戰期間,日本從中國抓擄了包括張干梅在內的四萬多勞工,押送到日本國內企業從事奴隸勞動,遭受非人待遇,最終近七千人被折磨致死。戰后返中三萬多勞工中,部分人因身心受到嚴重摧殘,長期生活在痛苦中。
張干梅的孫子說,爺爺一生中並不願意對此多談,被擄日本做苦役是他一生的痛,隻希望有生之年有個結果,了卻心願。
“隨著時間的流逝,當年的勞工終將漸漸老去……”作為被擄日本的勞工后代、中國被擄往日本勞工聯誼會秘書長魯堂鎖深有感觸:2007年他們曾對健在的勞工發起一個募捐活動,全國找到500余人,今年1月再次發起,隻剩下50多人。
從上世紀90年代中期至今,擄日中國勞工的對日訴訟之路漫長而艱辛。魯堂鎖說,這次國內訴訟或許是幸存高齡老人的最后一戰,希望有生之年能夠得到一個遲來的謝罪。
“這幾年離開的幸存者特別多,相比2011年至少有三分之二的老人離開。”從2007年開始幫助被擄勞工打官司的中國二戰勞工向日索賠律師團團長鄧建國說,當時曾幫助26人對日本一企業起訴,幾年過去健在的隻剩下1人。
“隻要活著有口力氣,我們一定要堅強地起訴,讓他們賠償。”87歲的幸存者王躍清說,1944年他還在天津做學徒時被抓到日本煤礦。“每天十幾小時高強度勞動隻給點豆餅,吃不飽、經常挨打受氣,很多工友得病死在那裡。”一年后他回國時,早已家破人亡。
此前的對日訴訟中,日本最高法院以“訴訟時效”已過和“國家無答責”為由駁回訴訟請求。“如果沒有上世紀的對日訴訟,這段歷史或許會被淹沒。”已為中國民間對日索賠做了十幾年志願者的朱女士說,十多年間,很多當事人已經離去,有生之年討回公道、向加害者追責曾是多人最后的願望。
朱女士說,提起訴訟,即使沒有勝訴,對他們的精神也是一種安慰。“在有生之年得到一個公道,他們離去時會安靜許多,也會對這個世界滿足許多。”(陳林)
(責編:黃達)
最后一戰 二戰期間 勞工 被抓 訴訟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