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次听到这样的故事:某位农民工每年正月十六都坐火车去广东一家外企打工。忽然有一年,他在老家火车站看见了这家企业的招工广告。他搞不懂什么叫承接产业转移,只是惊喜,再不用受那40小时火车硬座的罪。——左 娅
记者感言
“腾笼换鸟”和“筑巢引凤”
一方想“腾笼换鸟”,一方在“筑巢引凤”。我国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以来,产业转移的步子跟着大了起来。
这一轮产业转移热潮的鲜明特点是,更多由市场驱动,更多是企业自发。今年9月去广州采访,一家企业负责人告诉我,如今广州生产一条普通牛仔裤,成本是14元,而在广西差不多是六七元,正准备去中西部建厂。
转移者积极,承接者也积极。为了吸引产业转移,不少地方修桥修路建机场,制定了各种优惠政策。可积极归积极,该挑剔的时候也挑剔。四川德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副主任王新告诉我,承接产业转移,他们那儿有两个“没得商量”——环保达标没得商量,符合当地产业发展规划没得商量。“那些转移污染的,转移过剩或落后产能的,投多少钱我们也不要!”
近年来国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正是产业转移的好时机。去年国务院出台了《关于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指导意见》,今年工信部又颁布了《产业转移指导目录》,都是为了促进产业合理有序转移。期待着在今后的采访中,能听到更多回家就业、创业的故事。
(本报记者 左 娅)